-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史复习[秦汉 魏晋南北朝]
第 二 部 分 秦 汉(前 221—220) 【知识梳理】秦汉时期,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 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北魏统一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 2)社会危机严重; 3)北魏社会在经济和文化上落后于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 均田制 1、时间: 2、性质: 3、目的: 4、特点: 5、意义: 【知识梳理】魏晋南北朝 1、经济 (1)耕作技术的进步: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2)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 翻车的模型 1、经济 (1)耕作技术的进步: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2)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 (3)冶铁与炼钢技术的发展: 南北朝的灌钢法(把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加热后再锻打,成为质地优良的钢)等 魏晋南北朝发明的灌钢法。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1、经济 (1)耕作技术的进步: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2)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 (3)冶铁与炼钢技术的发展: 南北朝的灌钢法(把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加热后再锻打,成为质地优良的钢)等 (4)制瓷业: 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白瓷(公道杯) 北朝烧出成熟的北瓷 魏晋南北朝(3世纪至6世纪晚期) 封建国家的分裂,民族大融合,江南的开发 经济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日臻成熟。发明灌钢法。 政治 长期分裂割据是基本格局,也孕育统一趋势(民族融合)。 九品中正制 文化 九品中正制 (1)涵义: 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九品,指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由世家大族担任。 (2)选拔标准: 门第声望。 (3)弊端: 世家大族子弟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4)衰落: 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魏晋南北朝(3世纪至6世纪晚期) 封建国家的分裂,民族大融合,江南的开发 经济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日臻成熟。发明灌钢法。 政治 长期分裂割据是基本格局,也孕育统一趋势(民族融合)。 九品中正制 文化 文艺::书法进入自觉发展阶段,楷书完善、草书成熟。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真正意义中国画形成,顾恺之《女史箴图》等。 佛道盛行,儒学地位动摇; 科技发展,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1、书法艺术的发展 (1)自发阶段-魏晋-自觉阶段 (2)楷书 ①地位: 魏晋有定鼎之功 ②特点: 笔画详备,结体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是实用功能很强的书体。 ③代表人物:钟繇、王羲之 (3)草书 ①地位: 成熟于魏晋 ②特点: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任情纵性,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③代表人物:王羲之、王献之(东晋) 王羲之草书作品 王羲之楷书作品 1、书法艺术的发展 (4)行书 ①特点: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它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②代表人物和作品: 王羲之《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行书作品《兰亭序》 2、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 (1)特点: 这个时期,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他们文化修养很高,总结了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了绘画艺术的提高。 (2)代表作: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3、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4、魏晋志怪小说 中国的小说,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如志怪小说《搜神记》《世说新语》 2、措施 均田制、租调制;设立三长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3、影响 1)促进北方经济复苏和发展; 2)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汉化;(游牧文明——农耕文明) 3)促进北方地区民族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国家多发展做出贡献; 4)为结束国家分裂,走向国家统一奠定基础。 4、成功原因 顺应时代潮流(汉化);从实际出发,得到广泛支持; 孝文帝个人素质 北魏-唐中期 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收 土地国有制 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①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 ②有利社会稳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③加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④推动北方少数民族汉化。 均田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 * * 2014届高三历史 二轮通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部分 秦汉 魏晋南北朝 【课本内容】 必修1 专题一 第二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送东阳马生序 2014.03.08.ppt
- 追求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ppt
- 追忆129.pptx
- 送你一个微笑 课件.ppt
- 送电核相测相量培训课件.ppt
- 送电线路施工.ppt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古诗五首.ppt
- 送行优秀课件.ppt
- 适合小学生的心情说说:像孩子一样简单的呼吸.ppt
- 适合二年级月的的古诗(注音).doc
- 2025年中国铸管沥青漆喷涂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聚四氟乙割管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屏蔽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B级电源电涌保护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陶瓷印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保冷材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金彩立雕玻璃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箱螺母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小GS管装饰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气动电阻焊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