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邮票的知识
诞生历程 邮票的诞生,是由于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1.降低了邮费 2.按重量计费 3.先付邮费。 通信因此走入寻常百姓家。邮票是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 在1836年来自卢布尔雅那的奥地利人劳伦斯·科师尔(Lovrenc Ko?ir)向奥地利政府提出建议,引入邮票简化邮政服务。苏格兰书商詹姆斯·查门斯(James Chalmers)在1838年递交了类似的建议。 建议可能为罗兰·希尔所采纳,而后者在1835年受不列颠政府委托去对邮政进行改革。希尔因此成为邮票使用的倡导人。 在19世纪早期,邮资是按邮件送递路程远近和信件纸张数量分别逐件计算的,即“递进邮资制”,费用由收件人支付。按照规定,邮程在15英里之内收费4便士;20英里内收费5便士;300英里内收13便士……除此之外,按照邮递条件还会另加邮资。邮资非常昂贵。据记载,一封从伦敦到爱尔兰的信件就要花费一个铁路工人一个月工资的两成。 如此高昂的邮资不仅平民望而却步,连国会议员也难以承受,为此国会竟决定议员可享有免费邮件。结果一些议员将这些免费邮件大肆赠送给亲朋好友,免费邮件竟占邮件总数的75%,邮政部门因此亏空严重。 而民间也想尽办法逃避邮资,诸如请人代送或拒绝收件等方法层出不穷。 希尔于1837年2月22日出版了一本叫做为《邮政改革—其重要性与现实性》的书籍,主张取消邮件免费特权,在英国本土邮件重量只有低于0.6盎司一律只收1便士的改革方案,并且由寄件人预付邮资,还提出用一种印刷精美的邮政用品来预付邮资,引起广泛回响。 1839年7月22日,希尔的邮政改革主张终于在下议院通过。8月17日,该方案获得了维多利亚女王的通过,决定自1840年1月10日正式实行。 1840年3月,第一批邮票240个邮票模版制作完成,4月15日开机印刷,并于同年5月1日正式发行,并且在5月6日生效(但在5月2日已有人在使用了)。 因为其面值1便士且用黑色油墨印刷,所以收藏家称之为黑便士[1](One Penny Black)。 这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邮票图幅为19mmX23mm,无铭记,无齿孔,有背胶,有小皇冠水印,这也是一种邮票。 政的物权赐给维拉叶。维拉叶在巴黎设立了“小邮局”,还在街道设立了邮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递信件。 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信给用户。 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 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这种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可以说是邮票的前身。这种标签随用随撕毁,没有留传下来。 * 1840年5月1日英国发行的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邮票” 1878年7月发行的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国家 邮票发行的国家 齿孔 邮票边缘锯齿状的小孔 图案 邮票的主体内容丰富多样 面值 邮票的价格一般以分为单位 发行时间 邮票发行的时间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