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8 多层与高层的
同济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本章介绍钢筋混凝土多层及高层房屋的结构体系,以及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的受力特点、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通过学习,了解钢筋混凝土多层及高层房屋的常用结构体系的特点及适用高度。
;; 下图是结构内力(N,M)、位移(Δ)与高度的关系,弯矩和位移都随高度呈指数曲线上升。
;本章内容;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常用结构体系可分为四种类型: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各有不同的适用高度和优缺点。
高层与多层的界限: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以下简称《高规》)10层及10层以上或大于28m的房屋为高层建筑; (High-rise building) 2. 2-9层且高度不大于28米的建筑则为多层建筑。(Multistory building)
;世界十大高层:第一(台北101大楼 );世界十大高层:第二(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大楼);世界十大高层:第三(西尔斯大厦 );世界十大高层:第四(上海金茂大厦 );世界十大高层:;8.1.1 框架结构体系;8.1.2 剪力墙结构体系; 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力作用下侧向变形很小。墙体截面积大,承载力要求也比较容易满足。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也较好。
剪力墙结构的缺点和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主要是剪力墙间距太小,平面布置不灵活,结构自重较大。
为了减轻自重和充分利用剪力墙的承载力和刚度,剪力墙的间距要尽可能做大些,一般6m左右为宜。 ;
;8.1.3 框架-剪力墙体系; 在这种体系中,剪力墙常常担负大部分水平荷载,结构总体刚度加大,侧移减小。同时,通过框架和剪力墙协同工作,通过变形协调,使各种变形趋于均匀,改善了纯框架或纯剪力墙结构中上部和下部层间变形相差较大的缺点,因而在地震作用下可减少非结构构件的破坏。从框架本身看,上下各层柱的受力也比纯框架柱的受力均匀,因此柱子断面尺寸和配筋都可比较均匀框-剪体系的适用高度为15~25层,一般不宜超过30层。;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8.1.4 筒体体系; 由核心筒、框筒等基本单元组成的承重结构体系称为筒体体系。根据房屋高度及其所受水平力的不同,筒体体系可以布置成核心筒结构、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成束筒结构和多重筒结构等形式。筒中筒结构通常用框筒作为外筒,实腹筒作为内筒。 ;深圳发展中心大厦;成束筒;巨形框架结构; 多层框架结构的布置
框架结构体系是指若干平面框架之间通过连系梁或等代梁加以连成整体的一种空间结构。框架结构布置包括柱网布置和框架梁布置。
(一)主要承重框架沿房屋横向布置;这种布置方案的优点是:
(1)框架外柱宽度可收小,能满足建筑立面要求;
(2)外墙不承重,其自重由连系梁传给横向承重框架柱,故对纵向墙沿开窗限制建筑上的室内采光的要求;
(3)由于一般进深大于开间,采取横向承重框架时,楼板沿纵向(即开间方向)布置,跨度可以相对小些,楼板结构比较经济合理。如采用装配式预制楼板时,则运输和吊装也较为方便。
目前,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多采用这种横向承重框架的布置方案。
(二)主要承重框架沿房屋纵向布置;(二)主要承重框架沿房屋纵横向布置
承重框架沿房屋纵向与横向同时布置,可以有利于满足来自两个不同方向的抗风和抗震要求。虽然有时楼板仅沿一个方向布置或者采用双向楼板,但是纵横两个方向的框架均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多层框架结构的形式;框架的形式; 框架的形式; 框架的形式;第三节 框架结构的内力与侧移计算; 基本假定:
①框架的侧移忽略不计
②每层梁上的竖向荷载对本层梁及与本层梁相连的柱产生弯矩与剪力
刚度修正:除底层柱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以0.9的折减系数;除底层传递系数为1/2外,其他各层柱的弯矩传递系数取1/3。
将多层框架简化为单层框架来计算,即分层进行力矩分配计算。分层计算得出的梁的弯矩即为最终弯矩,但由于每个柱均属于上下两层,所以柱的最终弯矩为上下两层计算结果相加。;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反弯点法与D值法);反弯点高度
反弯点高度为反弯点至柱下端的距离。对上层柱,假定各柱
上下转角相等,则柱上下端弯矩相等,反弯点在柱中央,即
对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