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与《民用建筑暖通设的计规范》内容有关的若干问题(2011-3石家庄).ppt

与《民用建筑暖通设的计规范》内容有关的若干问题(2011-3石家庄).ppt

  1. 1、本文档共5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与《民用建筑暖通设的计规范》内容有关的若干问题(2011-3石家庄)

与《民用建筑暖通设计规范》内容有关的常见问题和若干新技术的合理应用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张锡虎 2011.3 南京 zhangxihu@x263.net;《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编制工作进展情况 1)进度 2010年4月完成了征求意见稿; 2010年6月15日前将意见返回; 2010年底前完成报批稿。;? ;3)删除的内容 ① 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 ② 工业通风部分。;4)增加了若干新技术或新理念 ① “毛细管网辐射供暖”; ② 温湿度独立控制; ③ 蒸发冷却; ④ 户式燃气炉; ⑤ 复合通风;;⑥ 区域供冷; ⑦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 ⑧ 锅炉房与热力站; ⑨ 附录A“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和附录B“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简化方法”; ⑩ 引入了JGJ 173-2009《供热计量技术规程》的大段文字。;5)可能会引起争论的若干理念 ① 5.2.5条条文说明之4,“设计人员也可以根据经验对两面外墙和窗墙面积比过大进行修正……有两面以上外墙的,将外墙、窗、门的基本耗热量增加5%……窗墙面积比超过1∶1时,将窗的基本耗热量增加10%”。;② 5.3.1条,“散热器集中供暖系统宜按热媒温度60-45℃连续供暖进行设计”; ③ 5.3.4条,“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的垂直层数不宜超过6层,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散热器阻数不宜超过6组”; ④ 关于调控阀门的设置。 ⑤ 对人员密集场合的最小新风量,按照人员密度PF值(人/m2)分别规定。;与《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编制内容有关的常见问题和若干新技术的合理应用 ;1 采暖(空调)水系统的若干问题 2 水系统的定压和补水 3 水压试验压力 4 管道热伸长及其补偿 5 调节阀门的正确使用 6 公共建筑通风的若干问题 7 防排烟设计的若干“边缘”问题;8 全空气末端变风量系统的是是非非 9 冷暖辐射空调 10 解决内区和部分外区常年“供冷”问题 11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的利弊得失 12 塑料类管材的特性和选择计算 13 循环泵的水力特性、常见故障和认识误区 14 系统若干环节的较佳调节控制方式;※ 稳定传热公式,热量、传热系数与传热面积的关系; ※ 水力学基本公式,阻力损失(或资用压差 )、流量与管道阻力特性的关系; ※ ???量转换基本公式,热量、温差与传输介质流量的关系。;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把热量、供回水温差和流量联系在一起,可以派生出另外一个相关公式: Q = G(t1-t2) 或: G = Q/(t1-t2);一、采暖(空调)水系统的若干问题 1.一种甚为流行的倾向 不主要依据水力平衡原则,而是按照流速、比摩阻直接确定管径的错误做法甚为流行。以至于经常出现不论所在环路的许用压差大小,只要散热器数量相近,就选用相同管径,大量工程实例证明,这样的“设计”必然会出现严重的冷热不均。; 完全依靠调节可行吗?很难! 集中采暖系统不但要满足单个房间散热量和供热量的热平衡,还要同时满足非常多个建筑空间的热状态。亲自处理过“问题工程”就会体会到,完全依靠调节实现水力平衡是十分困难的。 而层层设置自动调节配件“武装到牙齿”的复杂配置,既不符合现实经济条件,弄得不好还会发生负面效应。;2.系统水力平衡的基本要求和措施 ※ GB 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4.8.6条规定:热水采暖系统的各并联环路之间的计算压力损失相对差额不应大于15%;6.4.9条规定:空气调节水系统布置和选择管径时,应减少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当超过15%时,应配置调节装置。; 为什么是15%呢?《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4.8.6条的条文说明中,延续了“基于保证采暖系统的运行效果,参照国内外资料规定”的说法。而对空调水系统为何也采用15%?6.4.9条的条文说明并没有正面应对。; 这个15%的规定是相当严格的。并联环路计算压力损失相对差额不大于15%,最大只会引起的流量偏差8%左右,引起平均水温和散热量偏差2%左右,即使是对水温降影响比较敏感的单管系统下游,引起平均水温和散热量偏差也只有5%左右。 ; 在调试过程中发现,即使并联环路之间计算压力损失相对差额达到20%,最大只会引起的流量偏差11%左右,引起平均水温和散热量偏差3%左右,单管系统下游引起平均水温和散热量偏差7%左右,也不至于出现严重的冷热不均。; 因此,对调试只要求例如流量偏差不大于10%左右或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