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角色压力、工作家庭冲突和心理 .pdf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角色压力、工作家庭冲突和心理 .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角色压力、工作家庭冲突和心理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题目:角色压力、工作家庭冲突和心理抑郁的中美比较—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作者:金家飞 徐姗 王艳霞 第一轮 尊敬的主编及评审: 您好!非常感谢您及两位评审为我们的论文提出宝贵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意见。我们的 论文题目是“情境化视角下的工作家庭冲突中美比较研究” 。我们已经根据评审的意见对论文 进行了修改,由于改动内容较多,我们没有在修改稿中用不同颜色字体标注,希望您能谅解。 总体而言,我们的修改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1)引言和讨论部分,我们增加了与前人研究进行比较的内容,详细说明了本研究和 前人研究的联系; (2 )我们根据评审的意见丰富了模型内容,进一步验证了工作角色压力和家庭角色压 力对于跨领域冲突的交叉影响,以及工作支持对家庭角色压力和家庭工作冲突之间的调节作 用,家庭支持对工作角色压力和工作家庭冲突之间的调节作用,并对模型验证结果进行了讨 论和解释。 (3 )我们还对于原文中没有清楚表达或欠缺说明的地方给予了修改和解释。 我们希望本文修改能够达到您和各位评审的要求,非常感谢您的认真考虑! 下面我们将按照各位评审提出的修改意见顺序,给予详细回答。 审稿人1 意见: 意见1:“本研究选题具有较好的创新性;研究方法合适;但是数据处理尚需较强,结论还 需进一步深化” 。 回应: 首先非常感谢您的肯定,其次我们已经根据您的具体意见将数据处理和结论做了进一步 深化。简单来说,我们在数据部分补充汇报了GFI、NNFI 等指标,详细描述了检验调节作 用和中介作用的数据处理步骤等;在结论部分增加了与前人研究的比较和探讨。下面呈现的 是您的详细评论和我们的修改内容。 意见2 :“引言部分缺乏对前人理论和研究的清晰描述,更像是本研究一个大的摘要,无法 让人清楚理解本研究与前人研究的关系如何。” 回应: 在修改版本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以往 1 的研究进行补充和扩展。 首先,我们总结了前人关于工作家庭领域变量的研究结果,列举了工作家庭领域的前因 变量对结果变量的两种主要影响形式(即正向和负向),得出结论:工作/家庭需求和工作/ 家庭角色压力是引起员工负面态度和行为的主因,而工作支持/家庭支持则会减少这些负向 态度和行为,更多地与正向积极的态度和行为相关。但是工作支持/家庭支持对结果变量的 影响通常以主效应的形式出现(Jahn, Thompson, Kopelman, 2003; Thompson, Jahn, Kopelman, 2004 ),所以本研究主要研究工作支持/家庭支持的调节效应; 第二,已有的研究多采用西方国家的单一样本为研究对象 (Spector, Allen, Poelmans, LaPierre, Cooper, O’Driscoll, 2007; Powell, Francesco, Ling, 2009),忽略了工作家庭领域 各种变量间关系发生作用的情境因素,我们根据Tsui (2012 :305 )提出的方法,将支持环 境归结为中观层面的情境,并以调节变量的形式将其引入模型,借此实现变量间关系的跨样 本比较; 第三,以我们的跨文化跨样本比较为立足点,我们发现前人的资源稀缺假说 (Shaffer, Harrison, Gilley, Luk, 2001; Karatepe Bekteshi, 2008 )并不能很好的解释样本间各种变量 关系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寻找合理解释理论的过程中将中美员工感受到的支持环境差异和经 济学中的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相结合,进一步扩展了工作家庭领域的理论。 意见3 :“为什么可以将“工作支持”和“家庭支持”作为情境变量?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回应: 已有的讨论(Child,2000 ;Johns, 2006; Rousseau Fried, 2001; Tsui, 2004, 2007 )告诉 我们,情境不只是外部环境,它还存在于个体内部,例如个体理解周围世界的总体倾向、判 断和决策的逻辑、思维过程和个人特点等。根据Tusi (2004, 2007) 的研究,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