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丛书补助计划申请书
教育部
人文社會科學教學叢書補助計劃申請書
申請主題:通識教育核心科目
生命教育
書名:新時代的生命教育-人生、心靈、時空與意識
申請人:明道管理學院助理教授 葉乃嘉
地址:彰化縣埤頭鄉文化路369號
電話:04-887-6660 轉7403
二○○五年二月三日
申請人簡歷
學歷﹕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碩士及博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士
經歷﹕
明道管理學院助理教授
稻江管理學院助理教授
興國管理學院通識中心主任
美商宇威資訊公司東亞區負責人
Information Dynamics, Inc., 科技部主任
Your Electronic House of Publishing 雙語部主任編輯
著作﹕
商用英文的溝通藝術,文京出版社,2002/12
知識管理,全華科技圖書公司,2004/3
中英論文寫作綱要,五南出版公司,2005/1
申請書目次
章節目次 1
章節重點 3
撰寫體例 7
工作進度 10
經費概算 11
章節目次
第一章 導讀
1.1 科學有時而窮
1.2 神道所知有限
1.3 新時代的思維
第二章 時間與分身
2.1 時間的風貌
2.1.1 時空觀念
2.1.2 時間探索之旅
2.1.3 廣域的現在
2.2 回憶、預感與預言
2.3 本尊與分身
2.4 三世的探索
第三章 意識與感官
3.1 萬有意識
3.1.1 植物的意識
3.1.2 無生物的意識
3.2 有限的感官
3.3 意識投射與現實
3.4 意識與時空事件
3.5 意識流
3.6 感官與虛擬實境
3.7 心電的特質
3.7.1情緒的力量
3.7.2無所不在的心電現象
第四章 生命與造物
4.1 迷離化境
4.2 造物的真相
4.3 思想、語言和造物
第五章 多元系統
5.1 多元的人生
5.2 歷史與進化
5.2.1 萬有的起源
5.2.2 進化的特質
5.3 見仁見智
第六章 靈魂與夢
6.1 靈魂的特性
6.2 夢中的意識
6.3 靈魂伴侶
第七章 情緒與信念
7.1 信念的力量
7.2 念以類聚
7.3 情緒的面貌
7.4 信念決定命運
7.5 善惡與愛恨
第八章 信念危機與療法
8.1 注意起心動念
8.2 常見的負面信念
8.3 信念檢視與信念療法
第九章 催眠
9.1 催眠狀態
9.1.1 催眠與治療
9.1.2 自信與讚美都是強效的催眠術
9.1.3 潛意識接受意識的命令
9.1.4 自我催眠的準備
9.2 意識轉換
9.3 靈魂覺知
9.4 心靈之旅
9.5 身心放鬆
9.6 時間回溯
第十章 智慧的訊息
10.1 相信直覺
10.2 快樂為快樂之本
10.3 不拼也會贏
參考文獻
附錄
索引
章節重點
人的感官及能力極為有限,在這種有限的感官能力下所發展的科學,當然也只能解釋一般感官及人造儀器所能觀感到的自然現象。因此,以「不符合科學」為理由而拒絕相信任何事件當然是個大大的迷信。科學所教導的,是對不明事物存疑,而不是否定。用「不科學」藉口來否定某些現象,就同沒有辨色能力的色盲否認這個世界是彩色的一樣無稽。
我們即將進入一個科學新發現與古老智慧不謀而合的時代,人類對自我與自然的認識將更完整與深入,為了這個時代的來臨,我們這一代的學子、學人及社會人士,理應在更遼闊的思想環境下接受薰陶,庶幾不再以科學為檢驗真實性的唯一工具,並且不再歧視科學對之無能為力的心靈現象。
這本時空、心靈與意識就是為開拓一個更遼闊的思想環境而寫。
第一章 導讀
如果你在「道可道非常道」、「平常心是道」、「向道」、「證道」、「悟道」、「求道」、「修道」、「成道」、「有道」、「行道」、「得道」等名相的遊戲上無休無止地打轉,好消息是,每一位被本書召喚來的讀者都在加速成長的路上,我們都有一個心靈的「門」,本章開始帶領讀者有效地跟隨本書引導的想像方式來實驗,以期讀者能漸漸「入門」,看見心靈更廣的次元。
第二章 時間與分身
一些民間信仰上有本尊與分身、前生與後世的說法,前者是具有神通能力的眾生在不同空間中同時存在的現象,而後者則是一般眾生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不同時流裏不斷轉世的說法。雖然此類說法在許多人的想法內純屬迷信,但在邏輯上是可以領會的,因為這種說法在時空的界定上有過去和未來、本地和他方,與我們物理世界裡的時空觀念並無明顯衝突。
本章要用比較切合現代人的語言來闡明時間、空間與意識的交互關係。
第三章 意識與感官
現象界裏所有的一切都是「心靈事件」,絲毫沒有例外。思想在有大腦之先便已存在,在大腦滅後仍然不滅,說來似乎難以理解,但這的確是智者的領悟,任何意識都具有改變形相的能力,只是熟練與精確程度有差異。
哲學家及玄學家們幾世紀以來就一直相信「心念會影響物質」,現在的科學界雖然還沒發現心還可以創造物質,但也終於漸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