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从“一见钟情”看美感的心理过程与心理要素 “只缘感君一回顾 .doc

第十讲 从“一见钟情”看美感的心理过程与心理要素 “只缘感君一回顾 .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讲 从“一见钟情”看美感的心理过程与心理要素 “只缘感君一回顾

第十讲 从“一见钟情”看美感的心理过程与心理要素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古乐府里曾经写下这样美妙的句子,用来描写青年男女的美好情愫。古往今来,已有不少文艺作品,都热衷于表现这样的感受。事实上,在审美活动中,美的事物所带给我们的震撼以及事后的久久回味,又何尝不是常常像乐府中所描写的男女情感那般曼妙与深刻呢?!审美愉悦虽然只是当下即得的瞬间感受,其伏源却甚为深广,个体的心理能力、人生经验、知识储备,外界的审美风尚与文化情境,都会在其中发挥着或显或隐的影响。由此,我们似乎应该对于审美感受的全过程,作一番全景式的探究。而这种探究,主要是对于美感心理过程和心理要素的分析。 一、审美感受的心理过程 ①美感的心理准备——自觉审美态度的确立 美感的获得,要以美的事物的客观存在为前提。但美的事物要与主体结合而成为审美对象,主体还得进入特定的心理状态,把自己的全部审美能力投向对象。这种心理状态,就是自觉的审美态度。它有以下特征: 首先,日常态度的暂时中断。 日常态度指的是日常的认知和实用态度,它是功利性的。用这种态度看待事物,出发点是人的日常实用需要。这时,人一见到该事物的外观,就立即想到它是什么、作什么用、是否正合乎需要?甚至立即付诸行动,在实用活动中来处置这一对象。审美态度则要求暂时割断种种实用功利对主体的羁绊,而着眼于对象的结构与形式的直观,所以它是非功利的。 其次,凝神专注的审美注意。 审美态度同时也是一种持续的、兴味盎然的审美注意,是对审美对象的一种凝神观照。这就是庄子所说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由于心无利己的杂念而又注意力集中,主体就可能从形式方面充分感知对象,产生强烈的“第一印象”,同时也可更为顺利地诱发联想和想象,使主体的整个审美心理活跃起来,如把天上流云看成是白衣苍狗。 审美注意是不可轻易转移的,更不允许来自主观和客观的干扰,否则欣赏兴致一遭破坏,便会顿生幻灭之感,欣赏也就难以继续下去。如看云时突然想到天要下雨,得赶紧收衣服,这时欣赏就中断了。 关于审美态度,中西方有两大著名理论。一是布洛的“距离”说,一是道家的“虚静”说。 瑞士心理学家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曾以“距离”说来强调审美态度与日常态度的区别。所谓“距离”说,就是主张审美时主客体之间要保持一种无功利、非实用的“心理距离”(既非时间距离,也非空间距离)。他曾举了一个著名的海上遇雾的例子来说明这种心理距离的含义。同样是在海上遇到大雾,你既可把它看成出行的障碍,由此非常讨厌它;也可以把它摆在实用世界之外,静静地欣赏它所造就的如梦如幻的美景。这两种经验的不同,完全取决于观点的不同,也即“距离”的远近。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作为一种审美原则,心理距离包含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就消极方面而言,它抛弃了对象与主体的实际距离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科学价值以及伦理价值区别开来。就积极方面而言,心理距离注重的是对事物形象的观赏。因此,对于事物来说,心理距离意味着“孤立”,即把事物的形象与其他方面分离开来;而对审美主体来说,它则意味着“超脱”,即超越对于事物的实用的、认识的、道德的考虑。 布洛的“距离”说强调日常态度与审美态度的区别,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布洛又认为,这个“距离”纯粹是主观设定的,完全取决于主体对世界所抱的超功利的态度,这就不对了。审美中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并非完全取决于主观,它还决定于主体与对象的客观联系,它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人与客观世界的审美关系的具体表现,在个人非功利的观赏态度背后,仍然隐藏着历史性的人类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关系,因此是超功利而暗含功利的。譬如:原始社会人与自然尖锐对立,先民无法欣赏自然界中奇特、反常的事物。现代社会中的人之所以能欣赏,究其实是因为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使得自然界不再是异己的、可怕的对象,不再时时刻刻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 在中国,古典美学家受道家哲学影响,常标举“虚静”二字,描述进入审美状态时的心理。《老子?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所说虽然是体道的心境,但在强调虚、静方面却对后世审美心胸理论影响极大。经过庄子的接引,魏晋南北朝时,宗炳、陆机、刘勰等人把老子的理论引入文学艺术领域。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在刘勰看来,虚静的心胸不仅对实现审美观照是必要的,而且对进行文学构思也是必要的。魏晋南北朝之后,讲虚静的人更多。如刘禹锡、苏轼、如冠九等人。同西方美学理论相比较,虚静不仅强调去欲与专注,它还具有强调开拓主体心理空间、增强主体感受能力的积极意义。如苏轼《送参寥师》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无论是“距离”说还是“虚静”说,都一致肯定,从日常态度转入审美态度,实为进入美感的不可或缺的心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