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煤粉高炉煤气混燃锅炉NOx优化数值模拟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300 MW Blast Furnace Gas and Pulverized Coal Blended Combustion Boiler on the Optimizing of NOx.pdfVIP
-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VoL
第28卷第7期 电力科学与工程 28.No.7
。 55
2012年7月 ElectricPowerScienceand Jul.,2012
Engineering
300
MW煤粉/高炉煤气混燃锅炉NO工优化数值模拟
李 伟,王金星,黄江城,王春波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河北保定071003)
摘要:利用Fluent软件对某钢厂300MW煤粉/高炉煤气混燃锅炉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燃烬风配比、高
炉煤气配比、过量空气系数及运行负荷等因素对炉膛内CO浓度分布及N0,浓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
表明:燃烬风配比增加,燃烧器附近的CO浓度峰值增加且炉膛内部的NO,浓度整体降低;高炉煤气配
比增加,炉膛内部的CO浓度的峰值下降,同时NO,浓度呈整体下降趋势;随着过量空气系数增加,燃
烧器上部的CO浓度均有所下降,而NO。浓度逐渐上升;运行工况对炉膛内部CO浓度的分布影响不大,
随着负荷的降低,峰值略有升高,然而NO:浓度分布在燃烧器上部受负荷影响较显著,随着负荷下降,
NO,浓度逐渐下降。
关键词:煤粉;高炉煤气;混燃锅炉;NO;;CO;数值模拟
229
中图分类号:TK 文献标识码:A
究较少,尤其针对煤粉/高炉煤气混燃炉膛内NO,
0 引言 的分布特性更为罕见…3。本文利用Fluent软件对
煤粉/高炉煤气混燃锅炉进行模拟,以便对炉膛内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生产中的副产煤气 NO,分布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期望对今后研究煤
(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及转炉煤气等)大量增加, 粉/高炉煤气混燃锅炉NO,优化排放提供参考。
这些煤气约占钢铁企业总能耗量的30%~40%…。
其中焦炉和转炉煤气热值较高可在生产或生活中 1研究对象
利用,因此高炉煤气的回收和利用是钢铁企业节
能降耗的重要环节。其中高炉煤气在钢铁企业中 选取某钢厂300
Mw机组煤粉/高炉煤气混燃
产量巨大,每炼1t生铁约可以得到高炉煤气 锅炉为模拟对象。该锅炉为亚临界参数、一次中
3500
m3。高炉煤气中可燃成分主要是CO,但是问再热、自然循环汽包炉,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
所占比例很小只有20%左右,不可燃成分体积分 式,设计燃料为烟煤,设计燃烬风配比为10%,
数高达80%左右。所以高炉煤气热值非常低,利 掺烧高炉煤气比例为20%。燃用煤的实验分析见
用率很低而且燃烧不稳定心o。因此,如何有效地 表1,高炉煤气成分分析见表2。
利用高炉煤气是目前面临的节能问题。 锅炉为单炉膛,燃烧器为四角布置的摆动式
高炉煤气和煤粉在炉内掺烧是一种有效利用 燃烧器,切向燃烧,上下摆动的最大角度为
途径。3。。然而由于高炉煤气的低热值,混燃锅炉 zl:30。。燃烧器出口射流中心线和水冷壁中心线的
的燃烧存在燃烧稳定性差、煤粉燃尽困难等问 夹角分别为38。和44。,在炉膛中心形成逆时针旋
题卜J。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煤粉炉内燃烧进行 向的两个直径不同的假想切圆。为了削弱炉膛出
了模拟“0|。对煤粉/高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条进线3台变压器的110kV变电站主接线方式选择 Selection of Main Connection Methods for a 110 kV Substation with Three Incoming lines and Three Transformers.pdf
- 3种大功率直流电源方案的电磁兼容性能分析 Analyses of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on Three Schemes of High Power DC Source.pdf
- 220 kV桂林电网孤网稳定运行控制技术 Stable Operation Control Technologies for Islanded Networks in 220 kV Guilin Power GridLIN Huo-hua1,WANG Wen1,WEI Yuan-yang2,GAO Wen-jian2,.pdf
- 3种典型220kV GIS变电站进线方式的电磁场分析.pdf
- 220 kV贺金线输电线路保护动作分析 Analysis of 220 kV Transmission Line Protection Action of Helanshan-Jinnuo Substation.pdf
- 220 kV红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改造及故障处理 Retrofit and Fault Treatment of Automation System in 220 kV Hongguang Substation.pdf
- 220 kV及以上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不拆引线试验 Dielectric loss and capacitance test on 220 kV and above MOA.pdf
- 3种线路模型在牵引供电系统仿真中的对比分析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Line Model in the Simulation of the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pdf
- 4,4' -二氨基-4-羟基三苯甲烷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其表面性能研究 Preparation of 4,4'-Diamino-4-hydroxytriphenylmethane Based Polyimide Film and Study on its Surface Properties.pdf
- 4,4'-N,N'-二苯甲烷双柠康酰亚胺改性聚苯醚树脂的研究 A New Method of Modified Poly (2,6-Dimeth1-1,4-Phenylene Oxide) with N,N'-Biscitraconimido-p,p'-Diphenylmethane Resin.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