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拉延模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拉延模介绍 2012. 02 冲 压 部 张 杰 目 录 拉延模的类型 拉延模结构 3.铸件结构 4.拉延模导向 5.拉延件坯料尺寸的确定 6.拉延工艺切口 1 拉延模的类型 ■车身覆盖件使用的拉延模分为两种类型: 1.1. 单动拉延模 1.2. 双动拉延模 单动拉延模 双动拉延模 2 拉延模结构 2.1. 共通要素 2.1.1. 凹模入口圆角一般取 R=(6~10)×t。 2.1.2. 研模用基准孔结构(CH孔) CH 孔应尽量设置在平面上(在斜面上最大不超过5°) 结构尺寸按右图: 2.1.3. 排气孔 原则上设置在凸模和凹模的凹角及最后成形墩死部位,保证每200 × 200mm2 上有一个。 外覆盖件Φ4~ Φ6,内覆盖件Φ6~ Φ8。 上模排气孔设置时需要考虑防尘,应加聚氯乙烯排气管或出气孔上方整体加盖板。 聚乙烯排气管 2 拉延模结构 2.1.4. 制件顶出装置,一般单动在压边圈上设计;双动在下模设置顶出销或气动顶出。 2.1.5. 调压垫布置 调压垫的许用承压力: Φ60-(20吨); Φ80-(40吨)。 承压力一般为80吨~400吨。 调压垫一般每400mm~500mm一块,调压垫的对应位置应有立筋。 若手工取件,调压垫上平面应低于压料面。 2.2. 单动拉延模 2.2.1. 托杆 2.2.1.1. 顶出行程 2 拉延模结构 2.2.1.2. 托杆接杆 托杆在气垫下死点时不应高出工作台面,否则需加托杆接杆。 托杆接杆长度小于200mm,可与压边圈一体铸出。 铸造式托杆接杆的结构尺寸: 2.2.1.3. 托杆垫块 使用寿命≥30万次的模具,托杆承接面不允许为铸铁基体材料,否则应使用托杆垫块。 托杆垫块的主要结构尺寸: 2 拉延模结构 2.2.2. 调整垫布置 调整垫承受上模(校死)压力(一般压力150T~500T),一般每300mm一块; 调整垫不承受上模压力时,每500mm一块(最小四块)。 调整垫、托杆的对应位置应有立筋。 2.2.3. 压边圈与下模板之间应设有安全保护板,护板高度应保证压边圈在上死点时有30mm的遮盖高度。 2.2.4. 应设有安全螺钉,螺钉长度应保证压料圈在上死点时有15-20mm的间隙。 2.2.5. 导板处应设置窥视孔。 2.3. 双动拉延模 2.3.1. 过渡垫板孔应大于压料圈孔。 2.3.2. 凸模与压边圈侧面设置四个同心孔, 以备制造时穿销、翻转、起吊用。 2.3.3. 应设置安全凸耳,结构按图: 3 铸件结构 3.1. 主要结构尺寸 注:上表使用板料厚度t≤1.2mm的模具,料厚超出次范围的模具铸件壁厚酌情增加。 40 10 3 40 30 30 30 45 30 30 30 ② 40 10 3 40 30 40 40 50 30 40 40 ① L K J I H F E D C B A 类别 3 铸件结构 3.2. 铸造减轻孔 3.3. 压边圈结构尺寸 H≥(0.12~0.15)×L+h h为制件最大拉延深度 Hmin=150mm W≥(0.75~0.8)×H Wmin=130mm 3 铸件结构 3.4. 压料面结构尺寸: 3.5. 凹模主筋结构: 3.6. 凹模挖空要点: 4 拉延模导向 4.1. 外导向 4.1.1. 外导向类型 ☆ E ☆ C ☆ C ★ B ☆ A 大中型(模具长+宽2000) ☆ E ☆ C ☆ C ★ B ☆ A 小型(模具长+宽≤2000) 拉延 带冲剪 ☆ E ☆ C ☆ C ★ B ☆ A 大中型(模具长+宽2000) ★ E ☆ D ☆ C ☆ B ☆ A 小型(模具长+宽≤2000) 拉延 不带冲剪 导向方式 外形 工序内容 4 拉延模导向 4.1.2. 导向行程及位置(断面方向)。 4.1.3. 模具触料前至少30mm,导向开始导入。 4.1.4. 有明显侧向力产生时,适当加大导向腿 宽度,从而增加导向接触面积。 优点: 加工简便。 对细长零件有利。 缺点: 模具增大 4.2. 内导向(凸模不得与压边圈型腔轮廓干涉) 4.2.1. 导板的位置选定 4 拉延模导向 4.2.2. 导板面原则上与中心线平行 4.2.3. 导向面长度选定 t1+t2 ≥ 0.2×t 优点: 可使模具变小。 比较容易保证同凸模的配合精度。 缺点: 当分体凸模时,需要螺钉、柱销固定,因此,当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