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提呈细胞2009-8.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 广义:能表达被特异性T淋巴细胞识别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任意细胞 专职性APC:能表达MHC II 类分子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 主要的专职性APC 抗原递呈细胞的特点 Dendritic cell ,DC 单核-吞噬细胞 B细胞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的标志 树突状形态 膜表面高表达MHC II类分子 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 CD1a、CD11c、CD83阳性 表达模式识别受体: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树突状细胞能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s增殖,巨噬细胞、B细胞刺激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增殖 DC的组织分布 广泛分布于除脑以外的全身脏器 淋巴样组织中的DC 并指状DC:interdigitating DC, IDC 滤泡样DC: follicular DC, FDC 非淋巴样组织中的DC 间质性DC: interstitial DC 朗格汉斯细胞: Langerhans cell, LC 体液中的DC: 隐蔽细胞 veiled cell 血液DC DC的分化、发育、成熟及迁移# 前体阶段:胎肝、脐血、骨髓、成人外周血的单核细胞,维持非淋巴组织内DC数量达到一定水平 未成熟期: 存在于实体器官及非淋巴组织的上皮,表达介导DC摄取抗原的受体FcγR II、人甘露糖受体或鼠DEC-205分子 合成MHC II类分子 分泌趋化性和炎症介质性的细胞因子 迁移期 存在于输入淋巴管、外周血、肝血液及淋巴组织 成熟期 存在于淋巴结、脾、派氏集合淋巴结,归巢于T细胞区 特征:高表达MHC I类分子、II类分子、CD80、CD86、CD40、ICAM-1、HSP、CD1a、CD11c、CD83 DC的功能 抗原提呈和免疫激活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耐受的维持和诱导 单核-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的来源与组织分布 巨噬细胞的表面标志 MHC 分子 细胞因子的受体 Fc受体 巨噬细胞产生的酶及分泌物 胞内酶和胞外酶 细胞因子 补体成分 凝血因子5、7、9、10 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抗原的摄取 抗原的加工与处理 抗原提呈:antigen presentation 抗原提呈的途径 MHC I类分子途径 MHC II类分子途径 非经典的抗原提呈途径 脂类抗原的CD1分子提呈途径 巨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胞吞作用endocytosis 吞噬phagocytosis 胞饮pinocytosis 受体介导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 泡膜运输 DC对抗原的摄取 巨吞饮作用:细胞骨架依赖性的、由膜皱折和形成大囊泡的液相内吞作用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高效性、选择性、饱和性 FcγR II受体:介导抗原抗体复合物 甘露糖受体:甘露糖化及岩藻糖化抗原 吞噬作用 抗原提呈的MHC I类分子途径 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与转运 Proteasome:PSMB TAP Tapasin MHC I类分子的生成与组装: chaperone 抗原多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的形成与多肽的提呈 抗原提呈的MHCII类分子途径 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 endosome MHC II类分子的生成与转运: Ii chain 抗原多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的形成与多肽的提呈 新合成的MHC II类分子以(αβIi)3异九聚体的形式存在于粗面内质网,其抗原结合槽被恒定链(invariant chain,Ii)的II类相关恒定链短肽(class II associated invariant chain peptide,CLIP)封闭 Ii的功能:促进MHC II类分子聚合体的形成,包括组装、折叠;促进转运;阻止MHC II类分子在内质网内与与内源性多肽结合。 MHC II类分子在高尔基体修饰后,由Ii胞浆端的信号肽引导进入内吞系统 内吞系统的酸性环境及蛋白酶的作用使Ii降解,CLIP结合在抗原结合槽,HLA-DM分子降解CLIP,抗原肽与MHC 结合 结合部位:主要部位MHC II类腔室(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I compartment, M II C)和次要部位——早期内吞体。MIIC是DC内富含MHC II类分子的多层膜结构,具有溶酶体特性;早期内吞体含有成熟的细胞膜表面内化后循环回来的MHC II 类分子 非经典的抗原提呈途径 机制不清 外源性抗原自内体、溶酶体逸出 外源性抗原肽胞吐作用排出细胞外 脂类抗原的CD1分子提呈途径 Pathway of class II MHC-restricted presentation of an exogen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