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数学转到语言学的赵元任.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数学转到语言学的赵元任.doc

从数学转到语言学的赵元任 现在不像从前,怎见得将来总像现在。 ——赵元任 1926年 肚子不痛的人,不记得有个肚子。国民爱国的国里,不常有爱国运动。 ——赵元任 1926年 要作哲学家,须念不是哲学的书。 ——赵元任 1926年 有钱未必有学,可是无钱更求不到学。 物质文明高,精神文明未必高; 可是物质文明很低,精神文明也高不到哪儿去。 ——赵元任 1926年 赵元任(1892—1982)是国际著名的语言学家。一些人尊称他是“中国语言学之父”,他曾当过“全美语言学会”的会长。晚年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的语言教授,他是中国近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最初是学数学,以后搞哲学,物理,兴趣天文学,摄影,地质学,心理学,他对音乐,戏剧也有研究。是个多材多艺的人。 他住在美国四十多年,晚年回中国看望,对他的学生和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教授表示有回国定居的打算,清华大学也作了一 些安排,可惜壮志未酬,他在1982年2月24日去世,享年89岁。 他在留学美国时,写了《中西星名考》、《永流电》、《永动机》、《海皇星的发现》、《催眠术解惑》、《生物界物质与能力代谢之比较》的论文。以后在国内也作《劳动歌》、《织布谣》等富有生活气息的歌。 他活到89岁,一生任教63年,真是可敬的教育工作者。 名门之后 赵元任是江苏武进人,生于天津。他的一个祖先是中国的名史学家赵翼。 他13岁父母双亡,他便去苏州,依姨母为生。一年后回常州读书,以后进入南京高等师范。 1901年考到清华大学庚子赔款留学美国,去美国之前,想学电机工程,后来受了胡敦复的影响,兴趣转向“纯粹科学”。 他到康奈尔大学读书时,是以数学和物理为主。 他曾说:“算学就是算学,并无所谓中西,断不能拿珠算,天元什么跟微积、函数等等对待,只有一个算学,不过西洋人进步得快一点,他们是世界上暂时的算学先生,咱们是他们的暂时的算学学生。……要是中国出了算学家,他是中国人算学家,并不是‘中国算学’的专家。” 在1914年,赵元任为了想“科学救国”和杨铨、任鸿隽组织了“科学社”,宗旨是“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又为社的刊物《科学》写稿。为了支持这杂志的发行,以汤和苹果饼干当午餐,省下的钱当作活动费,最后竟得了营养不良症。 以后虽写了一些数学论文并取得物理博士学位,可是最后却改行转去搞语言研究。 语言天赋惊人 赵元任的音感很好,记忆惊人。在中国时,有一次他与来自讲不同方言的八位人士聚餐。席间大家言谈甚欢,元任请他们不用国语,用他们的方言讲话,赵元任就仔细听这些南腔北调,他能听懂他们的方言。过不久,他再请这八位朋友来聚餐,他竟然能与同桌的八人用八种不同的方言对谈! 赵元任在他的《早年自传》(Life with Chaos)里记录了他在1921年当罗素(Bertrand Russsell 1872-1970)的翻译的故事,也显露了他的语言天赋: “在上海短暂停留后,我和罗素一行经杭州、南京、长沙,然后北上北京,沿途趣事颇多。在女子高等师范讲演的时候,人们兴趣浓厚,有1500人挤不进讲堂,那个年头并没有有效的音响设备将讲词播放于场外。我利用这种机会演习我的方言。” “在杭州,有名的西湖便在城外,我以杭州方言翻译罗素和勃拉克的讲词,杭州方言实际上是一种吴语,因曾是南宋(1127-1279)首都,故带官话语汇。” “在我们去湖南长沙途中,在江永轮上有杨瑞六,他是湖南赞助人之一,我从他那里学了一点湖南方言。” “10月26日晚,我翻译了罗素的讲演,讲完后,一个学生走上前来问我:“你是哪县人?”我学湖南话还不到一个星期,他以为我是湖南人,说不好官话,实际上我能说官话,而说不好湖南话。” “次日有几次集会和餐会,我得有机会晤见蔡元培(以后任北京大学校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和比我年轻的同乡吴稚晖。在湘督谭延咏请宴席上,我为谭翻译,杨瑞六则为罗素翻译。……” 在1984年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在一次座谈会谈起赵元任的往事,提起赵元任学方言的一个故事:著名的作家吴组缃30年代时在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读书,赵元任正好任教。 第一堂课赵元任点名,看到吴组缃的籍贯是安徽泾县。上完课后,赵元任就找吴组缃和他交谈,并请他到家中作客。就这样吴组缃以后每天下课就到赵家吃饭,赵夫人做好饭菜来招待他,而赵元任就虚心地向组缃求教安徽方言,一点没有老师的架子。 一星期之后,赵元任就掌握了吴的家乡方言。赵元任就是这样随时学习研究中国语言,不耻下问谦虚向学,靠这种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刻苦精神才成为语言大师。 赵元任精通汉语,能说三十多种方言,对外文也行。他自己说:“在应用文方面、英文、德文、法文没有问题。至于一般用法,则日本、古希腊、拉丁、俄罗斯等文字都不成问题。” 有一次他去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