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泰山学术论坛清华简与儒家经典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docVIP

泰山学术论坛清华简与儒家经典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泰山学术论坛清华简与儒家经典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doc

泰山学术论坛:“清华简与儒家经典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首发) 吕庙军 邯郸学院文史学院 2014年12月4日至7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烟台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学术研究所、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承办,中国先秦史学会、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协办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以下简称清华简)与儒家经典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烟台大学举行。来自美洲、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对清华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此外,《文物》杂志社李缙云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吴长青主编、《寻根》杂志郑强胜编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孙国志主编等期刊、出版社同志莅会。会议由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烟台大学江林昌教授联合召集。开幕式由烟台大学副校长江林昌主持,烟台大学校长房绍坤代表学校致辞,指出这次会议是继2010年泰山学术论坛开坛以来又一次由烟台大学承办的论坛。该次论坛将对中华儒家经典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清华大学赵平安教授受李学勤先生委托代表清华大学致辞,指出自清华简入藏以来,学界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其中有热点,也有亮点,但对清华简的研究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烟台市副市长张广波代表市政府致辞对广大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烟台的历史文化和当今经济发展概况。美国芝加哥大学夏含夷教授、达慕思大学艾兰教授、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北京大学董珊教授、山东大学林忠军教授、烟台大学兰翠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 众所周知,自2008年清华简入藏清华大学至今,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已出版了四辑《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而清华简第五辑报告书稿也已交付上海中西书局,大概于2015年3月底付梓出版。本次会议主要针对清华简第四辑《筮法》、《别卦》与儒家《周易》、《周礼》经典等内容进行专门研讨。来自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等高校、科研机构的多名教授、博士参与了探讨与发言。同时,与会学者还就清华简第一、二、三、五辑的重要历史文化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除了直接与清华简内容相关的研究外,与会学者还探讨了包括上博简、新蔡简等其他简帛在内的出土文献与古史问题的研究。 会议特邀李学勤先生首先作大会主题报告。李学勤先生首先简要介绍了清华简的发现、内容、时代等学者关注问题,指出清华简出土时间约在2006年左右,由于这批竹简系盗窃,故在何地出土无法知道;清华简的主要内容属于经史类儒家经典,这批竹简共有2388枚,加上小碎片大约2500枚左右,估计地下原有1700至1800整支;清华简通过考古学、古文字学判定属于战国中期偏晚与晚期之间,经过碳十四测定系公元前305加减30年即前300年左右,与估计时间相当。值得注意的是,清华简的书写年代不等同于简的内容时代。生活于战国时期的孟子、庄子、屈原三子不曾见面,孟子有可能看到过简的内容。接着,李学勤先生介绍了清华简《筮法》保护和整理情况:清华简最初到达清华,已经散落,可能在地下已散落,也可能在流传过程中散落。恢复原状用了长久时间。其中有一卷筒即筮法简,保存成卷,样子十分宝贵。筮法简非常完整,不存在排次问题,其中发现数字卦、数字符号的卦。与之前在湖北孝感发现的西周昭王时期的青铜器安州六器中方鼎相似。上个世纪50年代西周甲骨文也发现数字卦。1978年冬长春召开古文字会议。张政烺的《周文王演周易》提到数字标识,开始正式讨论,唐兰先生认为是文字,我认为与数字有联系。天星观简也有数字卦。张政烺先生结合甲骨、金文、楚简一起研究,指出奇数是阳爻,偶数是阴爻。此后讨论一直不绝。随着材料不断发现,但没有系统的,《筮法》是有系统的材料。此前是学者综合的观点;现在是集体的的观点,不是一人的。最后,李学勤先生就清华简《筮法》研究提出了五点认识与五个问题。五点认识:一是筮法是用蓍草占卜的一种体系;二是筮法数字卦一定表示为两个并列的六画卦,看到的筮例一定是一对,楚简即使窄也要并写,分四个位;三是筮法占筮吉凶、解卦象时与《周易》卦爻辞无关,且无别卦名称;四是筮法八经卦的名称与《周易》不同;五是卦位图是最早的,与后天八卦不同。五个问题:一是看了《筮法》简,问题反倒没有解决,反而更多了。对“商代和西周数字卦与楚简是一脉相承的”观点需要论证,因为其间有明显不一样的地方。二是《周易》卦画是否由数字转变来的?三是卦位图坎离反转,不是画反了。四是商和西周两种占法分有七和无七,数字卦是否继承商、西周的数字卦?为何不用七而用一?五是别卦的卦序有何意义? 本次学术研讨会包括主题学术报告、分组学术讨论、清华简整理团队介绍清华简第五辑内容三个环节。李学勤先生主题学术报告之后,分别由美国达慕思大学艾兰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夏含夷教授、山东大学林忠军教授、美国达慕思大学邢文教授、北京大学董珊教授、河南洛阳市文物管理局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