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批判浪潮的心理背景 栾经唐 石亮
整整十年,中国大陆文化界有一些人始终在锲而不舍地批判余秋雨先生,有的已成了不干别的事情的“批余专业户”。不少传媒,也慷慨地让出那么多篇幅来支持批判,一波又一波,乐此不疲。 这场批判的怪异之处现在越来越清楚了:十年来不知道在批判什么。好像比较稳定的批判内容是说余秋雨先生在文革中可能写过什么文章,但他们指出来的每一项都已证明是谣言。现在,已经到了余秋雨先生要发出“若能指出一句话来就立即奖赏全年薪水”的悬赏了,但那些批判者直到今天还没有拿着一句话来领赏。 而且经过那么多年,那几个主要批判者的面目,大家也越来越清楚了。 于是出现了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对于这么一场最荒唐、最没有逻辑的大批判,中国大陆文化界和传媒界怎么会容忍了整整十年?不是说没有人反驳,但总体来说,大家都冷眼旁观、不置一词,有很多还幸灾乐祸。这又是为什么? 我们不是文化界、传媒界中人,是从事电脑技术的工程师,却是余秋雨先生的读者。据我们多年观察,这一事件充分暴露了近十年来中国大陆在集体文化心理上的一系列病灶,很有文化研究的价值。 我们认为,出面批判余秋雨先生的虽然是那几个声名狼藉的人,但在中国大陆文化界希望余秋雨先生“出点事”的人却很多,因此成了那几个人的隐形支持者。对此我们愿意作一点系统的分析。 第一个集体心理病灶,是抱怨民众冷落自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文化界心气浮躁,早已没有一个人真正相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类的矫饰话语了,大家都希望自己拥有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是,经过多年努力,大多数人都没有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时代突变了,社会转型了,而他们的思维习惯和文化方式还没有转型,他们个人又缺少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人格魅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好用阿 Q的自慰方式表现出“反抗世俗”的姿态,把自己不被接受、不受欢迎的原因解释成“精英特征”。他们对民众,是怨恨的,但又时时觊觎着民众的爱好和动向。 正在这时,他们发现,广大民众对一个文化人表示出了持久的热情,那就是余秋雨先生。余秋雨先生在社会上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这些文化人的预想,例如据发布的统计数字,中国大陆五年来最畅销的前十本书,他一人就占了三本,另外有一本则是他作序推荐的。这使他们对余秋雨先生十分恼怒,实际上心中对民众更加恼怒。但是对民众是不能辱骂的,因此只能用鼓励的眼光看着那几个低层打手辱骂余秋雨先生。他们希望通过辱骂,能使民众受到影响,开始远离余秋雨先生,但事实正好相反,余秋雨先生越被辱骂越受广大民众欢迎,这使他们的恼怒加深了,到了失控的地步。总之,这是一种自我失落的迁怒心理。 第二个集体心理病灶,是看不得别人的健全和完整。 余秋雨受民众欢迎,如果他只是一个通俗小说的作家,他们倒也罢了,但他的学术地位早已不可动摇,比现在这些自命“精英”的人更有资格称作精英;如果他的研究范围只集中在中国传统学术的某一段,像个老学究,他们倒也罢了,但他的思维格局十分宏观,古今中外都有包括;如果他有了以上条件却不善言词,拙于表达,他们也能获得一种心理平衡,但他的笔头表达和口头表达都堪称一流;如果他已十分苍老,步入暮年,他们会稍稍安心一点,但他又年富力强、精力充沛…… 总之,余秋雨先生表现出了绝大多数中国文化人长期以来从未达到过的健全和完整,这使他们的对比性坐标遭到颠覆。 中国文人总是习惯于在别人的弱项中找到心理安慰,他们喜欢在“仰视”或“平视”别人的时候找到一个可以“俯视”的缺口。但是,余秋雨先生似乎没有向他们提供这种安慰和缺口。 这可以联想到著名电影演员巩俐小姐准备到北京某校读研究生班的事件。照理,不管哪所文科学校的学生都应该欢迎这位美丽的同学的到来,这位一再被选为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艺术家,已是中国大陆的骄傲,也是全球华人的骄傲。论学历,她也是北京中央戏剧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对于文学艺术的修养,一般文科学校的研究生中有多少人赶得上她?但是,从网路上看,她却受到了强烈抵拒,原因何在?原因只有一条,她太完美了。那些学生爱慕她又追求不到她,还处处比不过她,因此拼死抵制,甚至用最肮脏的语言来谩骂她,直到她恶心得不想再读什么研究生。 由此可知,中国的自卑文人,在心理上最容不的,是那些让他们增加自卑的人。 第三个集体病灶,是提防出现同时代的大师。 前几天在网路上看到上海文艺出版社周敏先生的文章,说那几个人伪造余先生的种种“问题”进行批判,是因为听到身边很多编辑早已很自然地把余先生说成是一代文化大师,他们受不了。这在长期受平均主义统治的大陆文化界,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梗塞。很多传媒快速发表他们的伪造文章而拒绝发表反驳文章,也与这种心理梗塞有关。这也从反面传达了一个信息,余秋雨身上出现的大师风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半导体清洗设备制程技术和设备市场分析.doc
- 伴娘应该注意和迎亲堵门.doc
- 包装、储存、运输卫生要求.doc
- 半悬崖式造型.doc
- 宝宝打预防针注意事项.doc
- 宝宝出生后需要做事.doc
- 宝贝预防针禁忌和注意事项.doc
- 宝宝选购玩具原则.doc
- 班主任要学会和家长沟通.doc
- 宝贵自然资源说课稿.doc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8 夜色》教学课件(2025年春-新编教材).pptx
-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高一语文教师工作总结简单版(六).docx
- 第12课《台阶》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39张PPT).pptx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课件(2025年春-新编教材).pptx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9 端午粽》教学课件(2025年春-新编教材).pptx
- 指导技能的关键要素与提升的策略研究与分享.docx
- 湖南省永州四中直升班2025届高三(下)适应性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湖北省荆荆宜襄·四地七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中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04月17日袁荣的初中历史组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