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罗丰:什么是华夏的边缘——读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罗丰:什么是华夏的边缘——读王明珂《华夏边
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罗丰 2009 年 3 月 5 日 10:51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一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整个汉文世界的民族历史学(ethnohistory )或历史人类学
(historical anthropology)著作中,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精湛细部研究的著作称得上是凤毛
麟角,而王明珂教授的《华夏边缘》却正是这样的作品。知道或了解华夏民族边缘的形
成并非一个遥远而古老的知识,经过作者的描述我们才有恍然而悟的感觉。这种酣畅淋
漓的论述所带来的震撼是最初阅读台湾允晨版时获得的。差不多十年后的今天,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经过多方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使大陆读者有机会阅读这部著作。
[1]
十九世纪以后,民族国家替代王朝国家成为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新的中国开始
“透过对‘过去’的选择、重组、诠释,乃至虚构,来创造自身的共同传统”。[2]研究中国
人的特质,从许多方面相继展开,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都基于同样基本预
设来研究华夏民族源渊,即民族是一共有体质、语言、文化特征的人群。类似的假设,
王明珂认为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并不能成为构成族群或民族的必要因素或充分条件。
那么,和已有的研究假定对象是“中国人”转而描述“中国人”不同,作者要回答或要解决
的问题的:“为何我们要宣称我们是谁” ,或者说为何我们是中国人,什么才是中国人?
由此导入所谓“华夏边缘”的确立。作者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图
形时,事实上是它的“边缘”让它看来像个图形。比喻虽然简单,却可以使我们一目了然 ,
看到边缘研究取向的实质。
二
本书共有序论、十二章及结语,可分为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全书的理论框架和方法。挪威人类学家巴斯(F. Barth )的“族群理论”
宣称:造成族群特征的是由它的“边界” ,而非包含语言、文化、血统等内涵。与文化特
征论者所持有观点不同,一般来说,“族群”理论更趋向一种主观认同。围绕着认同是如
何产生、变迁,产生了西方人类学族群研究的二大理论:工具论和根基论。工具论者视
族群为人们在现实利益考量下,限定共享资源人群范围的工具,用政治、经济资源和竞
争与分配来解释族群的形成、维持、变迁,而且认为族群的认同是多变、可被利用并随
变化而定;根基论者以为族群认同主要来自于“同根性”的基本情感,用此来凝聚所谓的
同根人群。不过,他们并不强调生物传承或以客观文化特征来造就族群,只是注意文化
性解释的传承。例如一个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 ,并非一定说他真是炎帝或黄帝的后
代,而是他的主观认同(assumed )。
王明珂结合社会学的集体记忆理论与前述族群理论,调合工具论与根基论之矛盾。
集体记忆,可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结群,如家庭、家族或民族的一些基本问题。不
但这样,更重要的是,这种理解使我们重新思考在历史研究中所重建的“过去”本质如何。
将某一族群的“历史”视为一种社会集体记忆,用这样的历史记忆凝聚一族群,无疑合乎
根基论的判断;同时,它也在现实资源分享与竞争情境下被人们集体建构、修改、遗忘 ,
以改变族群的边缘,如此说来这样也适合于工具论的观点。
基于以上对族群的了解和理解,作者提出一个不同于“民族溯源研究”的“民族边缘
研究”理论。“民族边缘研究”在方法上也与“民族溯源研究”有相当的差别:在考古学上,
由注重器物之传播、演变转而注意人类的经济生态,以重建族群边界产生的资源生态背
景;在文献上,将文献记载当作历史记忆,着重于分析历史记忆中所表达的“我群”与“他
群”边缘分野及其变迁。沿着这个思路,结合人类学的历史学研究将使我们对于历史上
的族群现象有进一步的理解,这种理解也能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族群生活经验相互映
证。
在古代的帝国中几乎没有哪一个帝国周边拥有像中国那样多的游牧民族,这当然
与疆域辽阔有关,而地理单元的复杂性是形成帝国周边的基础。作者在第二部分说明华
夏生成的背景,也就是华夏生态边界形成的过程。青海的河湟地区、内蒙古中西部和西
辽河流域是其论述的重点,以考古资料说明,在这些龙山文化边缘地区的农业人群,如
何因气候变迁而逐渐走向游牧化,尤其是专业游牧化道路的。大约发生在公元前
2500-1000 年间的气候干冷化,深深地影响了北方人群的生态变化。在河湟地区,干冷
的气候迫使齐家文化以后人们的经济生活,逐渐以养羊取代养猪。到了卡约文化时期(大
约相当于公元前 17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管制瓶质量检测设备-北京大恒图像视觉有限公司.PDF
- 等差等比数列证明.PPT
- 类囊膜病毒膜融合的分子机制!-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PDF
- 粘结滑移问题的界面应力元模型-河海大学期刊部主办.PDF
- 粤西珠三角涨价不同步虾料攻防竞争白热化-中国鳗鱼网.DOC
- 粮食种植面积提取方法的发展与现状-资源科学.PDF
- 米埔考察.PPT
- 粮油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在储藏过程中.PPT
- 精品课程医学化学——基础化学.PDF
- 简媜-国立彰化师范大学.PPT
- 2024年证券分析与咨询服务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铬酸酐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清洁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肉松饼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陆上泵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未硫化复合橡胶及其制品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精密温控节能设备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汽车覆盖件模具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宋词行书钢笔字帖.pdf
- 我的暑假生活作文三年级300字10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