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红细胞膜的纳米药物投递系统研究进展δ - 中国药房.pdf

基于红细胞膜的纳米药物投递系统研究进展δ - 中国药房.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红细胞膜的纳米药物投递系统研究进展δ - 中国药房

·综述讲座· 基于红细胞膜的纳米药物投递系统研究进展Δ * # 程潜峰 ,钱汉清,张定虎,徐秋萍,张恋茹,刘宝瑞(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南京 210008) 中图分类号 R9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16)16-2279-04 DOI 10.6039/j.issn. 1001-0408.2016.16.35 摘 要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红细胞膜纳米药物投递系统提供参考。方法:以“Erythrocyte/red blood cell”“Erythrocyte membrane/ red blood cell membrane”“Drug delivery”“Nanoparticles ”“红细胞”“红细胞膜”“药物投递”“纳米粒子”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 1990-2015年在PubMed 、Web of Science 、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红细胞膜纳米药物投递系统的相关文献,从其发展、来源、载 药方式、优势以及在临床应用潜能这5个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查询到相关文献90余篇,其中有效文献31篇。红细胞 膜纳米载体来源丰富、制备简单,可以通过共价偶联药物、直接包载药物、包裹纳米粒子、包裹水凝胶这4种方式实现对药物的投 递。红细胞膜纳米载体结合了红细胞与纳米载体的双重优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长循环特性、靶向性等,目前在抗肿瘤、光 动力治疗、抗感染等方面有广泛的研究,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药物投送载体。 关键词 红细胞;红细胞膜;药物投递;纳米粒子 红细胞载体(Carrier erythrocytes )的研究已经非常广泛, 红细胞及红细胞膜的来源与提取相对简单,一般通过离 作为自体细胞,红细胞载体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红细胞是 心方法得到血液中的红细胞,采用低渗溶血的方式获取红细 [5] 血液中数量最多且寿命最长的细胞,具有极高的生物相容性, 胞膜 ;再通过挤压、超声、电脉冲等方法可以进一步获得红细 无免疫原性,在体内循环时间长达120d ,并且能够完全降解。 胞膜纳米载体。而要获取均一、稳定、有应用价值的红细胞膜 然而,红细胞直接包载药物也有一些缺陷,例如,作为一种生 纳米载体,则还需要优化、裂解红细胞膜的介质,控制好制备 [6] 物载体,红细胞变异性大,难以标准化制备,而且储存和运输 过程中的温度、挤压膜的孔径等条件 。 也比较困难,被包载的药物会发生漏出现象,这些缺陷限制了 3 红细胞膜纳米载体的载药方式 [1-2] 红细胞载体的大规模生产与临床应用 。为了克服这些缺 3.1 红细胞膜共价偶联药物 陷,研究者分离出纯净的红细胞膜,并制成纳米级的红细胞膜 共价偶联药物是红细胞膜纳米载体最早的药物投递方 载体,既保留了红细胞的优势,又兼具纳米粒子的靶向性等特 [7] 式。20世纪90年代,Moorjani M 等 通过机械挤压红细胞获得 点,开发出了基于红细胞膜的纳米药物投递系统,并探索其在 纳米红细胞膜载体,再以戊二醛为媒介将道诺霉素以共价键 抗肿瘤、光动力治疗、抗感染等方面的治疗价值。目前,国内 偶联在红细胞膜表面。与单纯的道诺霉素内吞进入细胞不 在此领域的研究较少。笔者以“Erythrocyte /red blood cell” 同,偶联道诺霉素的红细胞膜纳米微球首先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