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册第五课项脊轩志 国学常识 一、明、清散文流变 二、归有光的‘志 .doc

第三册第五课项脊轩志 国学常识 一、明、清散文流变 二、归有光的‘志 .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册第五课项脊轩志 国学常识 一、明、清散文流变 二、归有光的‘志

第三冊 第五課 項脊軒志 國學常識 2 一、明、清散文流變 2 二、歸有光的「志」體文章 3 三、項脊軒志正文和後記的寫作時間 3 四、項脊軒志、桃花源記、岳陽樓記及醉翁亭記之比較 4 作者面面觀 5 一、歸有光簡歷 5 二、生平概述 5 三、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6 四、文學特色 7 五、歸有光文學之評論 8 六、軼聞掇拾──歸有光的妻室 9 段落大意 9 注釋補充資料 10 形音義彙整 13 一、同義成語 13 二、義近詞語 13 三、一字(詞)多義 14 四、形似字比較 15 五、表示「你」的字 18 六、古人表數方法 18 七、年齡的代稱 18 修辭纂要 19 一、轉品 19 二、譬喻 20 三、映襯 20 延伸閱讀 20 ( 寒花葬志  歸有光 20 考題觀摩 21 國學常識 一、明、清散文流變 明代 古文 明初開國文臣 以宋濂、劉基、方孝孺為代表。歷經元末大動盪後,此時期的作品以一股清新剛勁之風,反應社會現實與時代精神。 臺閣體 以楊士奇、楊榮、楊浦為代表,號稱「三楊」。 永樂初年到成化年間,為明朝第一個較長的太平盛世,歌功頌德、點綴昇平的「頌聖」文字遂成主流。 秦漢派 中葉有前後七子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試圖模擬秦、漢之文,矯正明初空疏平庸之弊。 前七子: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後七子: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 唐宋派 以歸有光、唐順之、王慎中、茅坤為代表,較受後代尊崇,為明代古文正宗。 歸有光反對當時模擬抄襲的文風,為文以四書、五經為根柢,取法史記與唐 宋古文,為文疏淡自然,情感真摯。 小品文 公安派 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為首,因三人皆湖北公安人,故稱為「公安派」。 反對前後七子擬古、復古,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文學應「重性靈、貴獨創」。 重視小說、戲曲等民間通俗文學。影響晚明小品。 竟陵派 以鍾惺、譚元春為代表。 主張「幽深孤峭」,補公安末流輕薄通俗之弊。 張岱 文章兼容公安派與竟陵派,文風流麗清新,自然生動。 清代 桐城派 方苞、劉大櫆、姚鼐桐城 方苞提出文章應有義法,所謂「義」,指內容,就是「言有物」;所謂「法」,指形式,就是「言有序」。 姚鼐主張義理、考證、詞章不可偏廢,編古文辭類纂。 陽湖派 江蘇 陽湖人張惠言、惲敬,古文取法先秦,為文駢散並行。 湘鄉派 湖南 湘鄉人曾國藩為其代表,主張「義理、考證、詞章、經濟」四者並重,頗有中興古文之功。 二、歸有光的「志」體文章 志,文體的一種,性質與「記」相似,但「記」通常用以記「事」或「物」,如范仲淹岳陽樓記、歐陽脩醉翁亭記、蘇轍黃州快哉亭記等;「志」則大多用以記錄人物事蹟,如墓志、人物志等等。歸有光自己對「志」、「記」的用法,也有嚴格的區分,例如在他的文集之中有雙鶴軒記、滄浪亭記、花史館記、思子亭記等,都以「記」為篇名,而這些作品的內容,也都用以記「事」或「物」;另外,在他的文集之中又有姚生壙志、女如蘭壙志、寒花葬志等等,則以「志」為篇名,而這些作品則以記錄人物事蹟為主。可見歸有光對「志」、「記」是有區分的。項脊軒志雖是記「軒」,但內容偏重於人物事蹟,因此以「志」為篇名。 三、項脊軒志正文和後記的寫作時間   多數的版本都認為項脊軒志的正文是作者十八歲時(婚前五年,當時未考取秀才)寫定的,後記則是十三年後補寫的。正文寫定的時間較無爭議,因為歸有光在二十三歲時與元配魏氏結婚,此與本文第六段:「余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相吻合。但是後記的寫作時間,依據文中所述:「余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其後六年,吾妻死……其後二年,余久臥病無聊」而推斷為十三年後(時作者三十一歲)所補寫,這種說法有待商榷,原因如下:   第六段說:「乃使人修葺南閤子,其制稍異於前。然自亭如蓋矣。」後記的結尾更是耐人尋味。因為枇杷樹是一種生長速度相當緩慢的果樹,如果作「後記」距離妻死只有二年時間,二年之內,一棵枇杷樹苗栽種下,而能長得「亭亭如蓋」,令人無法置信。因此「後十三年補寫」之說是不準確的。   然則,「後記」究竟作於何時較為合理呢?歸有光一生二次喪妻,凡三娶,他在二十三歲時與元配魏氏結婚,二十九歲時,魏氏卒。三十五歲中舉後,遂徙居嘉定,不復回故里,也就不再見到項脊軒。從中可以逆推前五段(志的正文)是作者十八歲那年寫的;三十一歲時修葺南閤子,而後記是他尚未遷居,即三十五歲前所補作。同時,枇杷樹的「亭亭如蓋」也非五、六年生長時間不可。所以,後記當是作者三十四、五歲時翻及舊稿,觸動了對亡妻的懷念補寫的,距離正文寫作時間約為十六、七年。依此,不但枇杷樹的「亭亭如蓋」符合樹的生長情理,「然自後余多在外,不常居」之語也有交代。 四、項脊軒志、桃花源記、岳陽樓記及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