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第九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含太平天国时期教育) 西学与中学之争 学校与科举之争 新学与旧学之争 第一节 封建教育的腐败、没落 外国列强教育侵略的开始 一、清末教育的腐败、没落 (一)官学名存实亡、学风颓败 “官学积渐废弛,八旗子弟仅恃此进身” 国子监取消“坐监”制度 科举考试风气败坏,请谒舞弊、弄虚作假、贿赂公行 (二)学校完全成为科举的附庸 官学教育的目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尤其是学校的考试方法,完全以科举考试为依归。 读经成为猎取功名的工具 学校以科举中式为目的 教学内容空疏无庸 教学管理松弛 (三)实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 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清政府顽固守旧、闭关自守,对知识分子实行高压政策,进行思想钳制,妄图消灭知识分子的反抗意识。文字狱的残酷及其淫威,迫使知识分子不敢接触实际的政治问题,不敢谈论现实,只好埋首于故纸堆中,大搞考据之学。 清前期150余年,可考的文字狱110多起 二、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主张 主要代表人物: 龚自珍 林则徐 魏源 (一)要求改革旧的教育传统 地主阶级改革派龚自珍深刻批判了乾嘉学派寻章摘句、专事考据、不问政治的不良学风,指出:“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学”,政治与学术是统一的。认为人才培养是国家兴衰的根本,大声疾呼:“ 不拘一格降人才!” 抨击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魏源 “虽然是毕生治经,而无一言益己,也无一事可验诸治者。” “国家欲兴数百年之利弊,在综核名实始,欲综核名实,在士大夫舍楷书帖括而讨章程、讨国故。” (二)主张经世致用之学 龚自珍主张“经世致用”,要求从古代经籍中解放出来,使学术为社会政治服务。 魏源也主张学习必须济于实用,批评死守书本的教育,要求学者必须研究社会政治的现实问题。 (三)提倡学习“西学” 林则徐“剿夷”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 编译《华事夷言》、《四洲志》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海国图志》系统的阐述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这一主张突破了以“四书” 、“五经”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内容,迈出了学习西方的第一步。 三、外国列强教育侵略的开始 (一)利用不平等条约对华进行文化渗透 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外国侵略者取得了许多在中国进行传教、办学校、开医院、设报馆、出版书刊、吸引留学生等各项事业的特权,依靠这些特权作为护身符,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魔爪伸到了全国各地。 1840年《南京条约》 “邀请全世界的基督教会,为对华战争的结束,为和约所获致的传教的方便,为中国皈依基督的光明 前景而同心感恩称 颂上帝” 。 1844年《望厦条约》 “利益均沾” 准许美国人在五个通商口岸自行建造礼拜堂、医院。 1844年《黄埔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中美两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签订的一八八四年的望厦条约,就是在这个条约里,美国除了强迫中国接受五口通商等事而外,强迫中国接受美国人传教也是一条。美帝国主义比较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很长的时期内,更加注重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动,由宗教事业而推广到‘慈善’事业和文化事业。” (二)早期的教会学校 传教士并不以商业关系的建立、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军事较量的胜利为满足,而坚持要求以基督教改造中国文化、征服中国社会。其实质上他们是企图以西方的文化影响中国并最终在思想上控制中国。 如1890年5-7月在华基督教传教士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狄考文发言说:基督教学校的作用并不单纯是传授宗教,而是给学生以智慧的道德的训练,使其能成为社会上及教会中有势力的人物,成为一般人民的导师和领袖。 早期在中国传道的教士通过各种途径(家庭宗教活动、街头巡回布道、编印、发放宗教宣传品、教堂布道等)传教,但由于中国人对基督教的抵制,传教的效果很不理想。(如最早在中国居住的传教士马礼逊在中国传教7年后才对第一个信徒施洗礼。 ) 早在传教一开始,有些传教士就已经开办了一些识字班, 进入60年代以后,这些识字班进一步扩大为小学。这些教会学校一般都以免收学费、提供食宿、书本等优惠条件,吸引贫家子女入学,对他们进行最基本的读、写、宗教知识教育。这一时期,绝大多数教会学校都是程度低、规模也非常小。 办学的结果是“毕业生徒从未有不皈依基督者” 。 一些有影响的教会学校 : ① 1839年在澳门创办的“马礼逊学堂”,校长是布朗夫妇 。 ② 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协进会的传教士爱尔德赛女士在宁波创办女塾,这是中国第一所教会女子学校。 ③1845年美国长老会在宁波设立崇信义塾,招生30人。1867年迁杭州。 ④1850年美国公理会传教士裨治文夫人格兰德女士在上海设立裨文女塾,学生20人。 ⑤1850年法国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