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古汉语的判断句.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节 古汉语的判断句

“是”作判斷詞用,漢代肯定就有了。《史記》、《論衡》等書中就出現了“是”作判斷詞的用例。如: 此必是豫讓也。(《史記·刺客列傳》) 余是所嫁婦人之父也。(《論衡·死僞》) 若枯即是榮,榮即是枯,則應榮時凋零,枯時結實。(范縝《神滅論》) 顯然,這些句子中的“是”已經成爲判斷詞了,這反映了當時口語中判斷句形式的新發展。 但這種判斷句在上古很少見,甚至有人(比如王力)懷疑《史記》裏的“是”爲後人所改動。 在文言文中,“是”字作判斷詞的句式始終沒被普遍採用,甚至到明清以至近代,文言文中的判斷句,絕大多數仍然採用先秦的形式。如: 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柳宗元《封建論》) 然則變化無窮者,地利也。(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總敘》) 例一的“是不得已也”就是“此不得已也”,“是”爲指示代詞,複指句子的主語“殷、周之不革”;例二是典型的先秦判斷句“……者……也”式,不用“是”字。 2、“爲” 有人認爲,“爲”是先秦的判斷詞,很像後來的判斷詞“是”,翻譯成“是”,句子也講得通。我們認爲,判斷詞應該屬於基本詞彙,如果“爲”是判斷詞,那麽它就不輕易給新興的詞代替,可是“爲”後來消失了。如果說上古的判斷詞既由“是”又有“爲”,可能性更小,因爲在同一語言裏有兩個判斷詞是不可能的。其實,“爲”是個含義非常廣泛的動詞,不是真正的判斷詞。“爲”的本義就是“做”,在很多語言裏,“做”的意義都容易引申爲多種意義,甚至引申出近似“是”的意義。如: 晉爲盟主,諸侯或相侵也,則討之。(《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論語·爲政》)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論語·微子》) 如今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何辭爲?(《史記·項羽本紀》) “爲”有“作爲”、“算作”的意思,這些句子是一般的敍述句和疑問句,不表示判斷。 只有極少數句子中,“爲”才和現代漢語的判斷詞“是”相當。如: 余爲伯鯈,余而祖也。(《左傳·宣公三年》 鯈,tiáo,伯鯈,人名。) 在這個句子裏,“爲” 已沒有“作爲”的意義了,可以說是個判斷詞。“爲”作判斷詞是極個別的,所以“余而祖也”就沒有用“爲”。 需要說明的是,以“也”煞句的判斷句不能用“爲”,“余而祖也”就沒有用“爲”。 3、“乃”、“即”,“維(惟)”、“皆”、“非” 古漢語判斷句中,有時可以在謂語前面加上“乃”、“即” 、“維(惟)”、“皆”、“非”等,來幫助判斷。如: 吾乃梁人也。(《戰國策·趙策》)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史記·項羽本紀》) 且今之勍者,皆吾敵也。(《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我馬維騏。(《詩經·小雅·皇皇者華》) 厥土惟白壤。(《尚書·禹貢》) 它們很像判斷詞,也有些學者因此認爲是判斷詞,實際上這幾個詞都不是判斷詞。“乃”、“皆”、“即”、“非”都是副詞,起加強肯定語氣的作用,相當於“便”、“就”等;“維(惟)”是句中語氣詞,起引出謂語的作用。 多數情況下,它們後面的謂語並不能和前面的主語發生判斷關係。例如: 百工維時。(《尚書·臯陶謨》) “百工”與“時”並不構成判斷關係。 語氣詞“維(惟)”有時可以用在敍述句的動詞謂語前面,“即”、“乃”、“皆”、“非”亦然。 蚩尤惟始作亂。(《尚書·呂刑》) 已行,非弗思也。(《戰國策·趙策四》) 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史記·陳涉世家》) 若臯之相者,乃有貴乎馬者也。(《列子·說符》) 寡人雖不肖,先君之人皆在,是以難之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以上五例帶點的語氣詞後面或副詞後面的“始”、“思”、“舉”、“有”、“在”都是動詞。可見它們並不是判斷詞。   從翻譯看,這些詞可以簡單譯爲“是”,這大概是認爲它們是判斷詞的原因。實際上譯語中的“是”是翻譯時添加的判斷詞,不是“維(惟)”、“非”等詞的對譯詞。“非”、“即”等副詞對譯爲現代漢語分別是“不”、“就”等。 五、判斷句的非判斷用法 判斷句的作用本來是表示判斷的,但古今漢語中都有不表示判斷的判斷句,也就是說,它們的主語和謂語並不是同一事物或同一類別,不能按照形式邏輯的要求來分析主語和謂語的關係,這就是所謂判斷句的非判斷用法,或叫做判斷句的活用。有三種情況: 1、表示比喻。例如: 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史記·商君列傳》) 夫魯,齊晉之唇。(《左傳·哀公八年》)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曹公,豺虎也。(《資治通鑒·漢紀五十七》) 這是用判斷句的形式表示比喻的一種修辭手法。 2、表示較爲複雜的內容。下面的句子也不能用一般的判斷關係來理解。 百乘,顯使也。(《戰國策·齊策》) 朱紱皆大夫,紫綬悉將軍。(白居易《輕肥》) 第一句“百乘”指的是車馬,“顯使”指的是人臣,兩者構不成判斷,句子的意思應理解爲“帶著百輛車乘的是顯赫的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