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中国科举与选举制度
一、历代人才录用制度的变迁 选举与禅让 原始社会 世袭世禄制 夏商周春秋战国 军功封爵制 秦朝 察举制 两汉 九品中正制 魏晋 科举考试制 创立于隋、盛行于唐、发展于宋、衰亡于明清 科举制度被废除(1905)至今已105周年, 对中国历史上的这一重要制度加以重新审视,应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四、两汉察举和征辟 察举 征辟 任子制 东汉乡闾评议 * -----设计者:吴长庚 制作:吴长庚 人才科举与制度文化 一、原始社会民主选举与禅让 生产力水平低,须依靠共同劳动维持生存,共尽义务、共享权利。无官无民,首领只是事务管理者,《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帝王纪》曰:“(尧之兄)挚在位9年,政微弱,而唐侯(尧)德盛,诸侯归之,挚服其义,乃率群臣造唐致禅。”体现民主选举。 尧晚年寻继承人,四岳推舜,尧考验后禅让之。 舜征继承人,四岳举禹,禅之。舜被举,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20年后才践帝位。 王权世袭的萌芽:尧禅舜,舜让尧子丹朱,诸侯不之丹朱。舜荐禹,禹让尧子,而后践天子位。 《五帝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复偃蹇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此载为夺取首领位。 二、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 1、夏商王朝的权力世袭 权位由自己的后代当然地世袭继承。 2、西周的选举特点 亦行世卿世禄制,且①任用商朝旧臣②先亲亲后尊贤,立嫡以长不以贤③地方选士,诸侯贡士 3、世卿制下的破格提拔 商汤重伊尹 武丁任傅说 而使 殷商中兴 文王重姜尚而灭商 1、春秋时,为富国强兵,大胆启用地位低下的人才 2、各家学派人才观 3、战国军功爵制度 4、战国养土之风 三、封建社会初期的选举制变革 返回 齐桓公用管仲, 秦穆公以五张黑羊皮赎陪臣奴隶百里奚 吴王用楚伍子胥, 齐任孙武, 越王任文种,范蠡。 管 仲 像 伍子胥 儒:举贤才,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墨:尚贤,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 尚颜色 道:无为,无知无欲,不争不战 法:量能授官,因功赐爵,用法不用贤。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 法家代表 人物韩非子 各家学派人才观 返回 魏文侯用李悝变法,“食有劳而禄有功 ” 秦孝公用商鞅:“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奖励耕战,行军功爵制。 李悝 返回 战国秦军功爵制度 1、东方六国养土:齐有稷下学士,燕昭王筑黄金台以招揽贤士 战国四君:齐孟尝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魏信陵君。 战国养士之风 国君与贵族召集一批有学问、有才干的士在身边,供养其生活,以备其用。 2、秦行客卿制,重 用外来游士,如李斯。 返回 一察举 二征辟 。皇上直接聘用为官称征,官府聘用任职称辟。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夏侯胜枚乘。 三任子制 。二千石以上官吏,任期满(三年)可保举自己子弟一人为郎官,充当皇帝侍从,实质:封建官僚行权,荫封制形成世家大族。 赀选:向政府缴纳若干资财而获官。 四东汉的乡闾评议 。 地方郡国掌握推举做官的权力,察举中被推荐者要经过本地世家大族的评议,称为乡闾评议或清议。 此举客观上对提倡廉洁的道德风尚起到一定作用,但在腐败的政治局面下,乡闾评议则为攫取名利的伪君子所利用。《后汉书·许荆传》 又称举荐,是三公九卿,地方郡国守相等高级官员,根据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授予官职或提高官位,此汉代选官主要做法。 察举的名目:贤良方正、贤良文学、孝悌力田、茂才异等、孝廉、直言敢谏。 过程:试用一年,胜任者转官,否则撤换,举荐者受处罚。 文帝时,行策问法,皇上亲自问治国方略。 光武帝以四科辟士:(1)德行高妙,志节清白。(2)学通行修,经中博士。(3)明达法令,足以决疑。 (4)刚毅多略,遭事不惑。 察 举 (一)曹操提出:“唯才是举,以备 录用”方针,不拘一格选任人才。 曹丕称帝后,制定九品中正制,即通过品评,将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朝廷派中正官到各地方主持品评,上等人士推荐到各级政府做官。其初期注意到人才优劣,反映庶族士人向门阀民族争夺选举权力的斗争,后期,豪门士族把持了所有高官显职,中正官由其任命或担任,门第出身仍作为品评标准。 (二)九品中正制的内容及选官途径。 (三)九品中正制的流弊。 五、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