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洋务教育
第七章 洋务教育 第一节 洋务教育的背景 第二节 洋务教育的内容 第三节 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第一节 洋务教育的背景 一、晚清教育的空疏腐朽 (一)科举制度的腐败舞弊司空见惯 (二)官学名存实亡,私学教育也空疏腐化 (三)实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 江苏主考官彭元瑞,适值乾隆皇帝七十寿辰时,出一个题目考学生: 臣事君以忠 彭更问曰 恭则不悔 祝佗治宗庙 天子一位 子服尧之服 万乘之国 年已七十矣 二、改革派的文化教育主张 ????(一)龚自珍的改良教育主张 1、批评科举制度,主张不拘一格选拔人材 他认为当时的社会简直就是一个“无才之世”:“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阃无才将,庠序无才士,陇无才民,廛无才工,衢无才商,抑巷无才偷,市无才驵,薮泽无才盗。则非但鲜君子也,抑小人甚鲜。” 他作《己亥杂诗》大声疾呼:“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抨击传统的封建教育的空疏无用,主张经世致用 (二)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海国图志》是近代中国最早系统研究西方的著作。他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所谓“师夷”主要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长处。魏源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三、洋务运动对人才的迫切要求 (一)外语人才 (二)军事人才 (三)技术人才 第二节 洋务教育的内容 一、创办新式学堂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一)洋务学堂的类型 类型: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科技学堂 代表性学堂: (外语) 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 (军事)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 (科技) 福建电气学堂、天津电报学堂 (二)洋务学堂的特点 培养目标:洋务人才 教学内容:“西文” “西艺”为主 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三)洋务学堂的意义 从整个中国教育史发展过程看:洋务学堂在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了一个缺口,第一次建立了新型学校,第一次把西学付诸实践。改变了传统以儒经为主的教育内容,增添了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学科,培养了中国第一代科技人才。 (四)洋务学堂的局限性 第一,它在国家教育体制中尚无一席地位。 第二,其范围局限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其他学科多为这两个方面的延伸。 第三,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所把持。 第四,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 二、倡导留学教育 (一)原因: 1、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需到外国耳闻目睹、学习考察。 2、“师彼长技”,以求自强。 (二)过程: 1、派遣幼童赴美留学(1872、 1873、1874、1875四批) 2、派遣留欧学生(1877、1881、1886、1896福建船政学堂四批) 布朗牧师 黄宽、黄胜 总计:120名幼童留学生,除早夭12人和私人经商等事共约20人左右外,近百名回国人员中,在实业界铁路、电报等企业任工程师、经理等技术和管理者有44人,外交官和翻译官16人,海军、海关官员、学校教员、医生等方面工作者约20余人。 (三)意义 (一)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才。(詹天佑) (二)培养了一批企业事业管理人才。 (黄仲良) (三)培养了一批海军人才。(萨镇冰) (四)培养了一批外交人才。 (唐绍仪) (五)培养了一批资产阶级思想家和革命者。(严复) ???? 三、洋务教育的影响 洋务教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起过积极进步的作用和深远历史影响: (1)改变了旧的价值观念,使许多人放弃了所谓“科甲正途”加速了科举制度的改革。 (2)经留学生介绍,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 (3)使科学技术、知识得到广泛传播“使中国才艺日进,制造驾驶辗转授受,传习无穷耳”促使中国建起一批以西学为主的学堂、新式书院,或对旧式书院进行改革。 第三节 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 洋务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如何解决“西学”与中国固有文明之间的关系,洋务派提出的典型方案就是“中体西用”,认为在突出“中学”(又称“旧学”)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应该肯定“西学”的辅助作用和器用价值。 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就有人用“主辅”、“本末”、“体用”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概念范畴来表达“中学”与“西学”二者应该何为主导,何为从属的观点。如1861年,冯桂芬在《采西学议》中写道:“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