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讲 隋唐史学:转折与创新(上)
第七讲 隋唐史学:转折与创新(上) 一、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二、唐初的监修制度与大规模修史 三、史学理论的发展:刘知几与《史通》 四、典制史的崛起:杜佑与《通典》 五、其他诸史 一、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1、重现大一统 政治 文化思想 “南学”与“北学” 北学: 北朝经学即汉学。东汉末,郑玄集今古文之大成,重考据训诂,北朝经学以郑学为宗,俗尚纯朴,未染清谈之风。 故北学排斥王肃之学,亦排斥玄学,其思想不甚活跃,属保守一派。 南学: 南朝经学深染玄风,宗尚王肃经说,加入玄学精神,以发扬儒家经学。 南学反对郑学,认为郑学流于烦碎,故不重考据,而强调思想之自由发挥,专讲经中微言大义。 南北学分歧 大抵北学以章句训诂为学问,南学以探求义理为学问。 南朝经学亦渐与佛学凑合,发挥儒家经典中甚少谈及之性命哲学;北学则无佛理成分。 南、北学五经注疏不同 《周易》 南学用王弼注 北学用郑玄注 《尚书》 南学用伪孔传 北学用郑玄注 《左传》 南学用杜预注 北学用服虔注 《诗》、《礼》 南北学同用郑玄笺注 经学统一 校勘统一的“五经定本”,颁行全国,供学习考试之用。又统一五经解释: “太宗又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定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习焉。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旧唐书·儒学传序》) 五经定本 《周易正义》: 魏王弼、晋韩康伯二人的注。 《尚书正义》: 汉孔安国(实际上为伪托)的传 《毛诗正义》: 汉毛公传、汉郑玄笺。 《礼记正义》: 汉戴圣的小戴礼记、汉郑玄的注 《春秋正义》: 用左氏传、晋杜预的经传集解 《五经正义》 《五经正义》的编纂被视为官方统一南学、北学的手段,使六朝以来南、北地区各自发展的经学思想殊途而归一,是后来各朝代相继编纂官方经学解释的滥觞。至高宗时颁行,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课本。 取鉴前朝之需要 李唐王朝建立在短命的隋王朝之后,好似秦汉政权嬗递的一次重演。唐初大规模设馆修史,正是为了总结前朝的历史经验。 令孤德棻奏于唐高祖: “窃见近代已来,多无正史,梁、陈及齐犹有文籍,至周、隋遭大业离乱,多有遗阙……陛下既受禅于隋……如文史不存,何以贻鉴今古?如臣愚见,并请修之。”(《旧唐书·令孤德棻传》) 大业:隋炀帝杨广的年号 大一统:史学的重要课题 由分裂、动乱走向统一、安定的重大历史变动,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繁荣兴盛的局面,也给当时的史学以深刻的影响。这个影响的突出表现,便是对于统一政治局面的反映和肯定。 2、书写材料的进步 竹纸于唐代问世,用竹造纸是中国造纸技术史上的又一重大革新。 唐代产纸区遍及全国各地,唐代的贡纸地区有常州、杭州、越州、婺州、衢州、宣州、歙州、池州、江州、信州、衡州等十一个州邑(据《元和郡县图志》和《新唐书?地理志》)。 雕版印刷至迟在八世纪初已出现(现存最早的印刷品出于8世纪初) 。 (太和)“九年(835)十二月丁丑,东川节度使冯宿奏准,敕禁断印历日版。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故命禁之。(《册府元龟?帝王部?革弊二》) 二、唐初的监修制度与大规模修史 (一)历史意识的强化和史馆的设立 (二)“五代史” (三)新修《晋书》 (四)《南史》、《北史》 (一)历史意识强化和史馆设立 “皇家之建国也,乃别置史馆。通籍禁门,西京则与鸾渚为邻,东都则与凤池相接,而馆宇华丽,酒馔丰厚。得厕其流者,实一时之美事……近代趋竞之士,尤喜居于史职。”(《史通·史官建置》) 鸾渚:即鸾台,门下省的别称。 凤池:中书省的别称,与门下省相对。 1、历史意识的强化 隋文帝崇尚文教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秘书监牛弘上书“以典籍遗逸,上表请开献书之路”,提出“五厄”之说: 一毁于秦始皇焚书; 二毁于西汉末王莽之乱,宫室图书一并焚毁; 三毁于东汉末董卓之乱,献帝移都,典籍荡然无存; 四毁于西晋“八王之乱”,秘阁藏书尽毁; 五毁于侯景之乱和“周师入郢”,典籍毁于一旦。 “‘今御书单本,合一万五千余卷,部帙之间,仍有残缺。比梁之旧目,止有其半。至于阴阳河洛之篇,医方图谱之说,弥复为少。’……于是下诏,献书一卷,赍缣一匹。一二年间,篇籍稍备。”(《隋书·牛弘传》) 唐高祖重文教 时承丧乱之余,经籍良逸,德棻奏请购募遗书,重加钱帛,增置楷书,令缮写。数年间,群书略备。 (《旧唐书·令狐德棻传》) 隋唐重视历史修撰 隋文帝积极干预历史修撰 593年,隋文帝禁止民间私撰国史和评论人物。自西汉以来私人自发的修史工作,至隋以后,开始转变为朝廷有组织的事业。 李渊注意总结历史教训: 史官记事,考论得失,究尽变通,所以裁成义类,惩恶劝善,多识前古,贻鉴将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