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汉代统一的.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讲 汉代统一的

第七讲 汉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西汉中期) 武帝时期的全盛和昭宣时期的转向 1、汉武帝的功业 2、“亡秦之迹”与轮台罪己之诏 3、昭宣时期的政策转变 汉武帝的功绩 武帝在位54年(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主要做了五件大事: 一是北击匈奴将中原疆土拓展到西域,即越过了阿尔泰山和帕米尔高原。 ? 二是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行察举、削王国、改兵制、设刺史、统一货币、专管盐铁、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而且体现着法家之“以法治国,不避亲贵”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 ? 三是将儒学提升为国家宗教,建立了一套以国家为本位、适应政治统治的意识形态,从而掌控了主流舆论,并且为精英阶层(士大夫)和社会树立了人文理想以及价值标准。 ? 四是彻底废除了西周宗法制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一套新的行政官僚制度、继承制度和人才拔擢制度。 ? 五是设计制订了目光远大的外交战略,并通过文治武功使汉帝国成为当时亚洲大陆的政治和经济轴心。 ?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帝王。他的目光从16岁即位之初,就已经超越了长城屏障以内汉帝国的有限区域,而投向了广阔的南海与西域。 ? 建立太学 教师:博士。 学生1:博士弟子,择民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五十名充当。 学生2:受业如弟子,郡县择人充当。 考试录取,免除本人徭赋。 管理者:太常 设立郡国学。 培养官僚是学校的主业,客观上也有利于文化传播与发展。 抗击匈奴 匈奴在秦之际迅速崛起,汉高祖无力抵抗匈奴,推行“和亲”政策,汉武帝执政时西汉政府已积聚起强大的力量,于是开始了反击匈奴的大规模战争。公元前133年,诱击匈奴,揭开了战争的序幕。从此开始了反击匈奴的三大战役。 反击匈奴的三大战役 公元前127年,卫青自云中出兵西至河南(内蒙河套)击匈奴,大获全胜,收复了河南之地。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以数万骑出陇西、北地,深入二千余里,夺得匈奴的主要牧地祁连山和河西走廊,西汉在此设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二路出师,卫青自定襄出兵,穿过戈壁在漠北与匈奴单于对阵,霍去病自郡、右北平出击,深入二千余里,打败了匈奴诸王,从此,匈奴失去对汉帝国主动进攻的力量。 从白登之围到汉匈和亲 吕后时期匈奴与汉朝的一次通信 据《汉书·匈奴传》 匈奴单于冒顿的来信 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汉朝回信 单于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退日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弊邑无罪,宜在见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 屈辱的和亲导致马踏匈奴的期待 汉代察举制度的三个阶段 秦朝已有察举,法律规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任即保举。 汉代察举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高祖至文景时期。这是察举制度建立时期。汉初,官员的选任,有军功、任子等制,不能适应治理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刘邦在前196年下达《求贤诏》,要求举荐“贤士大夫”,揭开了汉代察举制度的序幕。文帝时,察举科目有孝者、廉吏,有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但这时的察举尚缺乏稳定性,没有制度化。 二是武帝至西汉末期。汉武帝时期是察举制度正式确立时期。在在野地主阶层的要求与支持下,汉武帝推行察举制。从汉武帝到西汉末,是察举制的蓬勃发展时期。察举制取代军功、任子制,成为选用人才的主要途径,在官员选拔制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时期察举制的特点,是科目的多样化,有孝者,廉吏,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勇猛知兵法者,茂才,异等,明先王之术……。西汉晚期,孝与廉有逐步合流成为察举主要科目的趋势,并且孝廉的内涵也发生变化,经学家也被举为孝廉,举孝廉差不多成了察举的代称。察举制本身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察举中的舞弊行为开始严重起来。 · 三是东汉时期。这个时期察举制的特点是:察举的科目由繁杂而简约化,孝廉成为察举的主要科目,汉桓帝时定孝廉察举的科目为:儒学、文吏、孝悌、能从政者四科;即: 《续汉书·百官志》注引《汉官仪》: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西汉举孝廉是以郡国为单位,不管人口多少,每年举二人。东汉和帝进行改革,规定以人口多少为举孝廉的比率;规定孝廉的年龄一般不能小于四十岁,具备应察资格的为两种人,即诸生(太学与郡国学生徒)、文吏;对孝廉进行考试,“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开科举考试之先河。 从西汉到东汉初,察举的实施比较严格。被举者如被发现不合标准,举主要承担责任,被贬秩、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