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王实甫和《.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王实甫和《

第三章 王实甫和《西厢记》 第一节 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生卒年和生平事迹不详,与关汉卿同时而略晚。 “前辈已死名公才人” ——钟嗣成《录鬼簿》 “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飚飚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明?贾仲明《凌波仙》吊词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明?朱权《太和正音谱》 “有人来说《西厢记》是淫书,此人日后定堕拔舌地狱。何也?《西厢记》不同小可,乃天地妙文。”——金圣叹《第六才子书》批语 杂剧创作:十四种,全本保存至今的,仅《西厢记》、《破窑记》(吕蒙正、刘月娥)、《丽堂春》(完颜乐善)。 第二节 西厢故事的演变 1.唐·元稹《莺莺传》(《会真记》)传奇: 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悲剧 (“儿女之情,不能自固”) 张生:“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 “善补过者” 2.宋代秦观、毛滂 “调笑转踏” 赵令畤《蝶恋花鼓子词》:“最恨多才情太浅” 3.宋杂剧《莺莺六么》,金院本《红娘子》,南戏《张珙西厢记》 4.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约5万字、190多套数) 诸宫调是以一人且说且唱,以唱为主的表演形式。因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而得名。 脱胎换骨:主题思想、情节安排、人物性格等 “从今自古,自是佳人,合配才子” 5.王实甫《西厢记》(五本二十折) A.突出了崔、张为争取自由爱情婚姻的反封建斗争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B.进一步加强心理描写,使人物性格表现得统一而深刻; C.在结构上去芜存菁,使之洗练、紧凑,符合舞台艺术的规律 第三节 《西厢记》的思想意义和人物形象 一)思想意义 我国文学史上,青年男女为追求自由幸福反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是重大主题之一 《西厢记》反封建战斗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是反对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要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莺莺和张生:礼教叛逆者 邂逅相遇 墙角联呤 月下听琴 私传诗简 花园相会 私下结合 其次,是反对封建的门第观念,坚持理想的爱情标准。 “门当户对” 崔母:“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 莺莺和张生:情投意合和才貌相当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二)人物形象 《西厢记》反封建的进步思想性是通过它成功塑造的人物形象体现出来的: 1.老夫人:封建家长的典型 封建礼教的维护者 关爱女儿——按封建阶级的要求:三从四德 赖婚, 拷红, 逼试 2.莺莺:背叛封建礼教、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贵族子女的典型。 聪明美丽,温柔多情,外表矜持,内心炽热。 佛殿邂逅:“尽人调戏亸duǒ着双肩,只将花笑捻。” “临去那秋波一转” 隔墙和诗 道场传情 母亲赖婚时:“扑剌剌将比目鱼分破”, “把甜句儿落空了他,虚名儿误赚了我” 月夜听琴:“不问俺口不应心的狠毒娘,怎肯着别 离了志诚种?” 传简约会(闹简,赖简) “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 自荐枕席 3.张生——善良、聪慧、痴情的书生,封建礼教叛逆者。 执着诚挚,“傻角”、“疯魔汉”、“志诚种”: “向诗书经传,蠹虫似不出费钻研” “往京师去应举”抛在一边 进京投考,“坐想行思”,“心头横躺着俺那莺儿” 接莺莺信时,看得“高似金章,重似金帛,贵似金赀”。 软弱:“银样蜡枪头”, “解下腰间之带,寻个自尽” 答应老夫人赴京应试 4.红娘:封建礼教的拆除者,崔、张爱情的撮合者——市民阶层新人物的代表 剧中最动人的形象。(主唱七折戏) 热情机智,勇敢泼辣,富有正义感。 传书递简, 拷红:四两拨千斤 “二十分才,二十分识,二十分胆。”——汤显祖 《西厢记》反封建主题局限性: 只在爱情婚姻自由方面与封建礼教发生冲突,并不彻底 。 第四节《长亭送别》赏析(第四本第三折)P80 这一折熔抒情、写景、叙事于一炉,情景交融 ; 表现了莺莺送别张生时的一往深情及悲惨凄怆的内心痛苦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