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魏晋玄学.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魏晋玄学

第三节 魏晋玄学 乱世序幕:外戚、宦官与世族 清议与清谈 在明代以前,人们对喜欢挥麈(zhu)而谈的魏晋文人多持否定态度,即所谓“清谈误国”。颜之推曾攻击玄学家不事稼樯,“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玄学开山大师何晏、王弼曾被认为“罪过桀纣”。 自明杨慎始,人们开始对玄学持肯定意见,尤以清朱彝尊、钱大昕、章炳麟、刘师培的意见较有见地。 现代史上,鲁迅和宗白华对玄学给予了彻底肯定。鲁迅充分肯定了玄学反对儒家传统的贡献,高度评价嵇康等人 。宗白华则热情地赞美玄学对于思想解放、个性自由的意义:“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使我们联想到西欧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这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色彩的一个时代。” 清谈误国 311年,“八王之乱”中最后一个祸害天下的国王东海王司马越病死在项城(今河南沈丘南),在他控制下的西晋朝廷的朝臣及军队群龙无首,公推太尉、尚书令王衍为元帅,王衍却不愿担任。十多万人马就以奉东海王灵柩回东海(今山东郯城北)为行军目的,缓慢地向东移动,才走到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就被追赶而来的石勒军队团团包围,晋军稍作抵抗后就溃不成军,公卿朝臣至普通士兵几乎全部被屠杀,尸体堆积如山。 石勒对被俘的晋军名义上的元帅王衍倒很客气,称之为“王公”,和他谈了一天,问他西晋政治的得失。王衍是西晋最负盛名的清谈名士,风姿儒雅,明悟若神。善谈老庄,被誉为一世龙门。到了这个时候,居然照样侃侃而谈,说了不少西晋的弊政,石勒听了很有兴趣。王衍为了保命,说自己从来对政事不过问,这些弊政与自己没有关系,还劝说石勒称帝——当时晋怀帝还在洛阳,西晋皇朝还没有灭亡。 想不到石勒听了大怒,说:“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怎么能够说政事与你没有关系?破坏天下正是你的罪过!”叫来左右把王衍押下去。石勒和手下的人商量,说:“我见过的人算是多的,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要不要留他一条命?”手下人劝他说:王衍是晋朝的三公,不可能为我们所用。石勒说杀他也不要用锋刃,派人晚上推倒住房的墙壁压死王衍。 据说王衍在临死时对随从说:“我们如果不崇尚浮虚,全力帮助治理天下。也不至于落此下场。” 清谈 所谓清谈,主要是指清雅、高雅的言谈,就是脱离实际地谈论学理玄机。 清谈的风气始于东汉末年,由清议转化而来。东汉时士大夫盛行清议,他们自视为天下栋梁,号为清流,同类相聚,议论朝政,褒贬人物。清议成为士大夫阶层的政治武器。不过清流中也有人进行不那么激烈的清议,比如清流党首领之一的郭泰,虽然善于识别人物,但其评论都是点到为止,不做过分的褒贬,没有直接得罪当时擅权的宦官集团,所以在后来的党锢之祸中得以幸免。后人批评郭泰“周旋清谈闾阎,无救于世道之陵迟”,认为郭泰是魏晋清谈风气的开创者。 曹魏后期是清谈风气真正兴起的时期。曹魏后期司马氏掌权,朝臣中曹氏、司马氏两党明争暗斗。司马懿老奸巨猾,消灭政敌的手段残忍毒辣。 曹操在很大程度上施行法家的政策,史称其“尚刑名”,“抑兼并”,打击豪强。在道德学术上提倡通脱、不拘泥繁琐礼节。司马氏作为世家大族的政治代表,则倡导注重君臣父子尊长礼仪的儒家“名教”。尤其强调“以孝治天下”。因为司马氏擅权弑君,单讲法家的绝对忠君之说就有点说不过去。而一些处在司马氏淫威之下拥护曹氏的士大夫,就转而提倡道家的“自然”,认为礼教孝行不用拘泥细节、刻意矫饰、长期从学,只要随从人的自然本性就可以了。这些士大夫的首领就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为中心的“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 名教与自然 自然:宇宙本体,世界本源,宇宙万物本来的样子。 名教:按陈寅恪先生的说法,名教在魏晋士人看来,即是以官长君臣之义为教。简单来说,即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设的种种等级与教化的总称,也可迳直指“礼教”、制度。汉武帝后以名教治天下,即以儒家纲常立名分、建官职、设制度,是为名器;以之为教化是为名教。 圣人(孔子)贵名教,老庄贵自然。 主张遵行名教,人世求仕,与主张崇尚自然,避世不仕,适相违反。 嵇康 七贤之首是嵇康,他本人是曹操曾孙的女婿,却不愿做官,隐居山林,喜爱打铁,著书称赞古今的圣贤隐士,不与司马氏合作。 嵇康的名气很大,司马昭想辟举嵇康为自己的幕僚,嵇康不应,避居河东,号为避世。山涛当了司马昭手下的选曹郎,又推举嵇康代替自己,嵇康写回信与山涛绝交.说自己“不堪流俗”,并菲薄儒家一贯推崇的商汤、周武王、周公、孔子。司马昭知道了大怒。正好嵇康的朋友吕安被哥哥吕巽诬告为不孝,吕安为自己辩解,并请嵇康为自己作证,嵇康毅然作证。钟会向司马昭建议借着这个案件剪除嵇康.司马昭就将吕安、嵇康都定为不孝罪,处以死刑。嵇康的被杀,震动了以崇尚自然来消极对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