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理论
夏朝:“有夏服天命” 春秋:“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战国:“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决定论的思想是一种机械唯物论思想,在早期反对社学方面有进步意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一定技术和社会条件下,地理环境决定论也是成立的,但它单方面强调地对人的决定作用,带有极大的片面性,是错误的,必须全面的看待地理环境决定论。 3.区位因子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甚至决定人文事象空间位置和组合关系的众多因子,亦称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遍在性自然因素, 偏在性自然因素 (2)经济因素 运输条件、积聚效益、劳动力费用、竞争关系、市场容量、运作机制等。 (3)社会因素 产业政策、国防、文化等。 第一,提出了区位论需要解决的一些主要问题; 第二,没有专门著作论及区位论,只是在讨论其他问题时附带出来的 ; 第三,对区位论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一)有关概念 1.中心地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中心地可以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镇或大的居民聚集点,也可以是一个商业或服务业的中心。 2.商品服务范围 商品服务范围有上限与下限两种。 商品服务范围上限是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商品服务范围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角度所规定的边界。 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叫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 下限为中心地内该最小限度的消费者的空间范围。 (二)基本假设 1.中心地分布的区域自然条件、资源、人口分布等为均质; 2.有统一的交通系统,运费与运距成正比; 3.消费者的消费要求和方式相同,且消费者都利用最近设施,以减少运费; 4.任何中心地提供的物资和服务价格相等。 (三)合理的市场区形状 正六边形市场区形状 (四)中心地的空间网络结构模式 1.市场原则 市场区的规模等级序列为:1、3、9、27…,K=3n-1 中心地的数量序列为:1、2、6、18…,K=3n-1-3n-2 二、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1.环境感觉 感觉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渠道,也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感觉类型: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本体感觉等。 感觉的过程:人的感觉器官接受内外环境的刺激,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将其传至大脑皮质感觉中枢,便产生了感觉。 3.环境认知 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 依赖于对环境(或地理客体)的感觉和知觉认识,以此为基础进行推理和思考,进一步了解事物的实质。把以前已经识记过的形成感觉的刺激(即在感觉的基础上)再现于大脑的再认识。 认知及行为过程:感觉——知觉——认知——决策——行为 4.智能图(mentalmap) (1)概念:心理图谱、构想图、智能图,指人们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幻想出的心理图片或通过大脑回忆出的地理事物图像。 (2)意境地图的构成要素 路线:即道路。环境移动途径形成的道路系统,是地区形成的网络。描绘意境地图往往先从道路入手,主干道路和交叉路线是全图的核心。 边缘:是两个不同地区之间的线状境界。如海岸线、湖岸。描绘一个地理客体与其他客体的界线。 结节点:或交接点。街区的主要交接点及特殊事物的交接点。如出发点、终点、购物中心、办公大楼等。 分区:城市内部按不同性质和用途要求可分成若干区,如工业区、中心商业区、少数民族居住区等。 地方性标志:认识城市或地区的重要标记,即记忆最深刻的地方。如北京的天安门、故宫等。 一般地人们运用这5种要素在头脑中描绘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意境地图。 三、行为空间(behavior space) 行为空间是指人类活动的地区限界,既包括人类直接的活动空间,也包括通过交流认识的间接活动空间。 直接活动空间:指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通路,即人们直接了解或到过的空间。包括在居住区内或附近的移动,活动地点间的规则的往复移动(通勤、通学)以及向这些地点的周围移动。 间接活动空间:指人们通过间接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范围。既包括通过邮政、电话等个人间的联系所了解的空间,也包括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所了解的空间。人们的间接活动空间的范围要比直接活动空间的范围大得多。通常情况下,直接活动空间与人们日常的行为活动关系极为密切,间接活动空间则激励人们进一步的空间探索欲望,从而产生迁移行为活动。 1.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线性代数的几何意义_任广千,谢聪,胡翠芳编著.pdf
-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定》GB50268-2023.pdf
-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全面版.doc
- 2024光伏发电工程交流汇流箱技术规范.pdf
- Unit 6 Understanding ideas Longji Rice Terraces 课件-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高职军事理论实用教程(第三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 08S208室内固定消防炮选用及安装(高清-有效).pdf
-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述题及解答(第1-5章).doc
- 超星网课《舞台人生走进戏剧艺术》超星尔雅答案2023章节测验答案.docx
- 体育场地与设施--教学大纲.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