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221例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研究
11221例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研究[摘要] 我院1996~2006年共出生围生儿11 221例,其中出生缺陷儿92例,出生缺陷率为8.20‰,出生缺陷有33种。各系统畸形发生率主要有以下3种: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泌尿系统。结果表明,农村出生缺陷率比城市高,缺陷儿比正常围生儿死亡率高,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只有坚决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做好婚前及围生期保健,重视产前诊断,选择性终止妊娠,才能有效提高人口素质。
[关键词] 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围生期保健
[中图分类号] R7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c)-088-02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每年有30万~40万例体表先天畸形婴儿出生,出生缺陷严重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都对出生缺陷的防控提出了明确要求。我院参加了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网,按照全国出生缺陷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方案,对1996~2006年在我院出生的11 221例围生儿进行了23类出生缺陷监测。
1 对象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选择1996~2006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到产后满7 d的围生儿(包括活产、死产、死胎)11 221例。
1.2 监测方法
根据《中国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方案》,按23类出生缺陷诊断标准,填写《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及《围产儿数季报表》,每季度向本地区妇幼保健院所报告一次。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χ2检验,P<0.01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各类出生缺陷发生排序及构成比
见表1。
2.2 城乡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2.3 出生缺陷儿与围生儿死亡率比较
见表3。
3 讨论
3.1 出生缺陷多发于中枢神经系统
在92例出生缺陷儿中,以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居首位,提示我区妇幼保健工作应以预防神经系统畸形为重点。孕期缺乏叶酸和锌剂可使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畸形,故要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在孕前期和孕早期补充适量叶酸。要提高孕中、晚期产前诊断水平,加大产前诊断的力度,提高B超诊断技术,尽量于孕28周前终止神经管畸形,才能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有较大的下降。
3.2 城乡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
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P<0.01),说明农村是今后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孕早期的农村妇女,有效保护措施很少,易接触到有机磷农药、病原微生物等有害因子,故生育畸形儿的几率较大。此外,还与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差、母体营养不足等因素有关。因此妇女妊娠前后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脱离一切有毒环境,避免接触有害的家禽家畜等生物,做好孕产期保健。
3.3 出生缺陷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
出生缺陷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围生儿死亡率,且农村围生儿死亡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P<0.01)。出生缺陷儿死亡数占围生儿死亡数的29.37%,说明出生缺陷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如能有效地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不仅可提高人口素质,还能降低围生儿、新生儿和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
3.4 重视预防对策
各级行政领导要重视监测工作,重点培训监测人员,大力宣传优生优育知识,加强孕前、早期健康教育宣传,提高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重视产前诊断、婚检及孕前检查,夫妻双方在最佳的健康状态下计划怀孕,是保证优生后代的重要前提。
总之,只有在政府、社会、家庭、个人都充分认识到出生缺陷带来的危害,并积极采取多种预防措施的情况下,随着科技的进步,才能真正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舒兰.优生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2]张玉梅,张凤兰.1998~2002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0):88-89.
(收稿日期:2007-09-0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YMO青少年数学思维27届1-6年级全国总决赛试卷.pdf VIP
-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预习单知识要点梳理.pdf
- 2024-2025学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指数与指数函数(学生版+解析).pdf VIP
-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8版英文教学课件robbinsjudge_ob18_inppt_04.pptx
- 2024年中考英语热点阅读练习专题2 科学技术(含解析) .pdf VIP
- 质量部QC组年度工作总结暨年工作规划(PPT59页) .ppt
- WPS表格初级试题含答案.doc
- 2024年中考英语时文阅读06(科技与体育).doc VIP
- 2023年内蒙古大学公共课《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