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例早期颌面部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诊断研究[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颌面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性、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1年10月~2007年8月治疗的20例颌面部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临床高度怀疑恶性淋巴瘤的患者,全面分析临床表现,结合CT、B超等各种全身辅助和特殊检查,最终通过针吸活检和病理明确诊断。结论:肿块活检或切取活检辅以全身系统性检查是诊断颌面部早期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颌面部;恶性淋巴瘤;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9.9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a)-178-02
恶性淋巴瘤(ML)是起源于淋巴网状组织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居第十位。ML为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上一般分为何杰金淋巴瘤(HD)与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两大类。颌面部淋巴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临床误诊率较高。为探讨其临床特性、诊断和治疗,现将2001年10月~2007年8月治疗的颌面部恶性淋巴瘤20例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2001年10月~2007年8月共20例相关病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男女比例3∶2,年龄最小16岁,最大50岁,平均41.2岁。发病至就诊的时间1 d~2个月,平均6.5 d,其中,6例以面颊部为中心,并不同程度向四周波及眶下区、嚼肌区和上后牙前庭沟区;9 例主要位于腮腺后下级区,5例位于颌下区和颈动脉三角区;肿块大小为2~7 cm,边界欠清,部分触诊呈结节状,质地中等偏软,皮温正常或略高。所有患者共同特点是病程较短,无明显诱因下单个或多发性肿块形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红、肿、疼痛现象。
1.2 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表1)
20例ML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何杰金淋巴瘤3例,非何杰金淋巴瘤17例。
1.3 治疗方法
检查血常规了解血象变化。对于血常规或临床表现伴有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的患者先予抗炎消肿治疗,并密切关注各项基本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及早进行口腔专科检查,查找肿块和感染的来源,主要从牙源性、腺源性、软组织来源等几个方面综合分析。在没有明确的感染来源的前提下,应高度警惕,查体,明确有无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及时行CT检查了解病变范围和周围软硬组织破坏情况,全身B超了解腹腔各脏器有无肿大等异常表现。对于临床高度怀疑恶性淋巴瘤的病例及早通过针吸活检和病理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依据。
2结果
20例病例均根据就诊时的临床表现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其中,12例进行头颈部CT检查,4例为三维CT,8例进行B超检查,诊断结果均为描述性的,无法确诊。最终20 例均通过病理活检确诊。
3讨论
恶性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淋巴组织,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恶性淋巴瘤占全身恶性淋巴瘤总数的8%~27%。恶性淋巴瘤分为HD和NHL两大类。NHL占ML的80%~90%[3]。来源于淋巴结内的为结内型;来源于淋巴结外的为结外型。结内型常发生于颈部、颌下区及面部,主要表现为单发或多发浅表淋巴结肿大,可相互融合。临床上早期症状常不典型,无特殊体征,容易误诊、漏诊,需与淋巴结炎、淋巴结核、转移癌等鉴别,因此主要靠切取活检方能确诊,原发于口内的恶性淋巴瘤多属于NHL的结外型。临床表现常呈多样性,缺乏特异性。
有关恶性淋巴瘤颌面部CT表现的文献报道较少,多提示其典型表现为双侧、多发、密度均匀的肿大淋巴结,直径一般为1~10 cm,可侵犯颈部任何区域淋巴结。对于颌面部恶性淋巴瘤CT检查并不具有特异性,极易与炎性包块和间隙感染等相混淆,易于误诊。但其可提供关于病变范围,头颈部软硬组织结构破坏情况等重要信息,具有一定的综合参考价值。
临床上恶性淋巴瘤易与淋巴结核、慢性淋巴结炎、颈部淋巴结内转移癌相混淆。淋巴结核B超检查内部回声较恶性淋巴瘤低,多数接近无回声,并有不均质斑块状强回声出现,后方回声增强较多见[3]。跟踪检查该病后期内部可因冷脓肿出现暗区回声。慢性淋巴结炎以单个肿块形式较多见、界清、内部呈点状均质状低回声。转移于颈深上肿瘤除能找到原发灶外,B超提示形态不规则、界不清、内部回声低而不均,且肿块多与颈部大血管关系密切,可出现受压狭窄或扩张现象。恶性淋巴瘤, 超表现多为直径3~5 cm肿块,以多个肿大淋巴结融合多见,边界粗糙,内部低回声,不均质,可出现絮状或簇状强回声。B超在颌面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断上缺乏特异性,但可以提供患者脏器间的大致情况,而且具有快速、简便和经济的特点,是一种能为医生做出最终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价值的辅助手段。
局部肿块活检和切取活检法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会导致肿瘤细胞的扩散,刺激肿瘤细胞的生长,但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