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0例加替沙星不良反应报告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0例加替沙星不良反应报告研究

30例加替沙星不良反应报告研究[摘要] 目的:了解加替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7年244份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的不良反应75例,涉及8种喹诺酮类药物,其中引起不良反应最多的为加替沙星30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胃肠道反应,以及神经系统反应等方面。结论:加替沙星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症状多,在临床使用中,医务人员应密切重视加替沙星不良反应的监测,合理选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 加替沙星;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3(c)-109-02 加替沙星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开发,于1999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2003年在中国上市,主要有注射剂和口服片剂两种剂型,是新一代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其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阳性菌、非典型和厌氧菌感染的抗菌作用等于或优于同类药物[1]。自1999年该药被批准上市以来,全球有多例患者因服用加替沙星而出现低血糖和高血糖症状。2001年的10月与11月,美国FDA就加替沙星可致血糖紊乱两次修改了药品说明书。此后,FDA就加替沙星可引起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速(TdP)又一次修改药品说明书。2006年施贵宝公司宣布将加替沙星撤出全球市场。然而,在我国,目前临床上仍然有多个国内厂家生产的加替沙星片剂和注射液在使用,加替沙星所致的不良反应事件也时有发生。2007年1月,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加替沙星可致血糖紊乱修改了该药品说明书[2]。因此,本文将对我院2007年来收集的有关加替沙星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来源 将我院2007年收到的自愿呈报的244份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报表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其中的75例(30.7%,75/244)喹诺酮类ADRs中的30例(40.0%,30/75)加替沙星ADRs,从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s表现、因果关系分析、预后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30例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病例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2~85岁。性别与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30例加替沙星不良反应病例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2.2 因果关系评价、程度分级及转归 根据我国药品监测中心ADRs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评价,肯定的16例,很可能的14例。不良反应结果治愈28例,好转2例。 2.3 用药情况 30例患者的给药方法为静脉滴注和口服两种,其中,静脉滴注29例,占96.7%,给药剂量0.2~0.4 g/d,所用溶媒为5%葡萄糖或0.9%氯化钠;口服1例,占3.3%,给药剂量0.2~0.4 g/d,1例有合并用药情况。 2.4 不良反应分类 30例加替沙星ADRs报告中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和主要临床表现见表2。 表2 ADR所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和主要临床表现 有些病例的不良反应涉及到多个器官(系统) 3 讨论 3.1 ADRs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从表1可以看出30例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均有发生,无较大差异;年龄方面:≥61岁的患者有5例(16.7%),老年人较易发生ADRs,且预后较差。这可能是由于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减退,体重减轻,免疫功能降低,使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均受影响,使其对药物敏感性增强、耐受力降低等使用谨慎有关。所以建议临床医生给老年患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时要酌情慎用和减量使用。 3.2 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发生较多 在30例加替沙星不良反应中1例(3.3%)是口服给药,其余29例(96.7%)均为静脉给药。提示临床医生在病情许可时,应尽量经口服给药,以增加用药的安全性。 3.3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由表2看出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皮肤及附件损害(60.0%),因该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易于被护士观察和鉴别,因而报道较多。 加替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有:①输液环境、滴速与患者体质;②药物本身的光降解和诱导单线态氧自由基的产生致敏[3];③加替沙星结构含氟原子,脂溶性升高,较易透过血脑屏障,与氨基丁酸受体结合,使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增高,产生神经系统反应[4];④本身的结构特点,如含氟原子及喹酮母核分子量较大是引起胃肠道反应和静脉刺激的原因[5];⑤加替沙星引起糖代谢异常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服用加替沙星后导致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或降糖药与加替沙星产生药物相互作用所致;⑥医师难以获得客观与完整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以及有不规范用药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