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00例精液乙肝标志物测定研究
400例精液乙肝标志物测定研究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4-3752-02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B
本文从2003年9月~2006年12月收集的不孕男性精液400份进行乙肝标志物测定,并同时与血清 、精子的 HBV标志物进行比较。并将8例血清HBV标志物呈阳性,而精浆HBV标志物呈阴性进行跟踪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收集男性不育症门诊及男性专科患者精液400份,同时抽静脉血2 ml。患者年龄22~38岁,平均30岁。
1.2 精液完全液化后:用3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精浆与精子。取精浆与血清标本同时应用全自动酶免仪测定乙肝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指标。
1.3 测定精子HBV标志物:用洁净竹签剔除精液中絮状物,如脱落细胞多时,用竹签捣碎,将细胞破坏再离心,弃去精浆,加入生理盐水,混匀,离心,连洗3遍,最后用玻璃棒挑出放入碾钵内碾磨至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完整精子,再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匀后进行HBV标志物测定。
1.4 仪器及试剂:ALISEI全自动酶标仪(意大利生产)所用试剂为厦门新创科技公司试剂,试验操作及结果判断按试剂盒说明进行。
2 结果
400例HBV标志物测定,阳性38例(9.5%)组和模式见表1。
血清标本阳性41例(10.3%),见表2。其中精浆阳性而血清阴性的5例,血清阳性而精浆阴性的8例。232例精子标本,HBV标志物测定均为阴性。
3 讨论
3.1 精浆是一种含有蛋白酶类及果糖等多种成分的碱性乳白色胶状液体,具有一定的黏度,吸取时有一定的困难,另外还含有多种尿道残渣及脱落细胞,所以需离心去除残渣,再取精浆和精子分别进行测定。
3.2 由于存在血睾屏障,在测定过程中,精浆二对半阳性的,而相对应的血清标本呈阴性,精浆二对半阴性的,而相对应的血清标本部分呈阳性;有些血清HBsAg、HBeAg、HBcAg阳性(大三阳),而精浆只有HBsAg、HBcAg阳性或HBsAg、HBeAg阳性等多种形式,显示出不能与血清完全相同的结果,另外,对8例血清二对半阳性,精浆二对半阴性进行跟踪分析,其总大三阳1例HBsAg、HBeAb、HBcAb(小三阳)5例,HBsAg、HBcAb2例。每周采取精液1次,结果在3~5周精浆逐渐出现阳性。这说明男性感染乙肝病毒时,通过精液传染需要一定时间,以后全部转阳,说明HBV感染者的精液是重要的传染源之一,更应加强预防措施。
3.3 本文对32例精液和血清HBV标志物大三阳或小三阳的配偶进行二对半测定,结果阳性高达35.9%,与文献报道的6.3%相比[1],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表明精液为传播HBV的一个重要途径,更应引起高度注意。
3.4 为了保证精子二对半测定不受精子数量的影响,选定精子数15×109/L做二对半测定。结果232例精子二对半未测出阳性。实验表明男性感染乙肝病毒,只是通过血睾屏障存在于精浆中,而精子细胞不携带乙肝病毒。故由HBV男性感染者直接传给下一代的可能性非常小。
3.5 在38例精浆二对半阳性标本中,有5例相对应的血清标本呈阴性。可能HBV标志物在血液中消失速度比精液要快,致使其在血清中转阴后,精液尚保留一段时间,其原因需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伏 刚.湖南省部分单位乙型肝炎流行情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杂志,2000,7(4):282.
收稿日期:2007-08-16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