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0岁围绝经期妇女月经前后末梢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变化.docVIP

45~50岁围绝经期妇女月经前后末梢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变化.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5~50岁围绝经期妇女月经前后末梢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摘要】 目的 观察围绝经期妇女月经前后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50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甲襞微循环观察,同时进行血流变检查。结果 月经期畸形管襻数目增多,明显高于月经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流流速变慢,呈粒流、粒缓流,红细胞聚集,微血管周围渗出占50%,出血占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血比黏度(低切变率),血浆比黏度与月经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月经期甲襞微循环、血流变的变化使体内血液循环存在明显障碍,因此,改善微循环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围绝经期;微循环;血液流变学 围绝经期妇女妇科疾病与血液微循环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围绝经期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出现潮热、出汗等血管舒缩障碍的症状,尤其在月经期表现较明显。为了进一步完善对它的研究,指导围绝经期妇女月经期卫生保健,我们观察了50例围绝经期妇女的甲襞微循环,同时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观察对象经体格检查无其他并发症的围绝经期妇女50名,平均年龄45.20岁,月经周期26~37 d,经期3~10 d,进行自身对照。 1.2方法采用XTL-1型双目实体连续变倍显微电视系统,光源为斜落射的50 W仪器高压汞灯。通过显微电视技术,将图像放大260倍,连接录像机进行同步录像。受检者在检查期内均未服用任何药物,休息15~20 min后取坐位,检查左手无名指甲襞远心端第一排微血管,采用目镜测微尺测量管襻数目、形态,用田牛氏半定量方法测定微血流速度和血细胞聚集情况。观察月经前、月经期第2天及月经后第2天甲襞微循环变化,同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2结果 2.1微血管形态的变化月经前发夹形管襻占60%,月经期及月经后发夹形管襻明显减少,畸形数目增多,与月经期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讨论 围绝经期是妇女生命进程中发生的生理过程,提示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围绝经期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出现血管舒缩障碍,表现为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定、不安、抑郁或烦躁、失眠等,即围绝经期综合征[1],严重影响了这部分妇女的生活质量。近来围绝经期妇女妇科疾病与血液微循环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实验通过对50例围绝经期妇女月经前期、月经期和月经期后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较客观地反映了围绝经期妇女月经期末梢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 研究表明雌激素下降可引起微循环变化。围绝经期妇女雌激素分泌减少,而月经期特别是月经开始后4~24 h血中雌激素降低到最低水平,因此围绝经期妇女月经期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幅度较大,利于观察血液微循环的改变。 甲襞微循环是临床微循环观测中最常用的部位,可反映全身脏器的微循环病变程度,而且此法操作简便,无损伤及痛苦,患者易于接受[2]。通过对甲襞微循环多项指标的观测,可反映病情的变化程度。本实验观察结果表明,围绝经期妇女月经期甲襞微循环中多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其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微血管形态异常,畸形管襻数目增多,血流速度减慢,红细胞聚集增加。围绝经期妇女出现上述变化主要由于血中雌激素水平下降所致。Belfort等[3]认为微循环的血流速度和血管阻力的改变与妇女内分泌状态有关,雌激素水平起主要作用。雌激素通过多种机制舒张血管,可增加血管内皮舒张因子的活性。当血中雌激素水平减少后,雌激素对微血管的调节作用减弱,从而微血管形态异常。血流速度和红细胞聚集均反映了微循环中血流的流动性状,毛细血管因缺乏肌纤维,不能通过收缩使内径发生变化而推动循环,而是靠血液流变性发挥作用[4]。本实验结果表明围绝经期妇女经期血液黏度增加,因此血液流动性降低。这在微循环中可表现为管径迂曲缩短、流速减慢、红细胞聚集等血液流变性状的改变,这一切均可减少红细胞的携氧能力,缺氧使组织细胞进一步水肿渗出,更加重了微循环障碍。 本实验结果表明围绝经期妇女经期血黏度较月经前及月经后明显增高(P0.05)。血黏度增高,特别是红细胞流经微血管时产生的旋转、变形、碰撞、聚集的流变行为最为突出,血细胞与微流场相互作用,使体内血液循环呈现出脉动性、不稳性和随机性,是造成患者出现一系列围绝经期的不适症状的原因之一。因此围绝经期妇女特别是在经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状态,对于减轻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结果发现在月经后甲襞微循环及血流变的多项指标仍较经前异常,但较月经期有所改善,这可能与血液中雌激素水平仍较低有关。通过对围绝经期妇女月经前后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提示围绝经期妇女月经期血液微循环存在明显障碍,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