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参考答案: 有道理。 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 教育方面: 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 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 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迎合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而成为正统思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它? *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同归殊途,一致而百虑”。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人与自然地和谐 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在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B、依靠礼仪法制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C、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 2009年中国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节于5月24日至26日在老子故里——河南省鹿邑县隆重举行,本届老子文化节以“建设民族精神家园——遵道贵德和谐发展”为主题。下列言论反映了老子的思想主张的是 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C、“天下兼相爱则指,交相恶则乱” D、“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孔子 孟子 荀子 儒家思想经历: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遭到打击 →汉初,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 中国的思想学术在不断的相互渗透、改造,以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将反作用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 “无为而治” 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出处:《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1、秦末战火频繁,汉初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为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巩固统治——目的 减轻田租 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 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 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汉书. 食货志》 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西汉初期统治者吸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西汉的国力不断增强,但也潜伏着危机,这些危机是什么?面对这些危机,汉武帝又采取何种措施?需要什么样的思想来稳定统治? 1、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 2、社会潜伏着危机:诸侯国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匈奴为患 刘邦所封的同姓诸侯王的封国,占据了国土的大部。……诸侯王占据了全国大片土地,其中尤以齐、楚、吴三国最大,几乎“分天下半”(《史记·吴王濞列传》,这里指占王国天下的一半)。当时全国大约有五十四个郡,各诸侯国就占三十九个郡,仅齐一国就有七郡。归西汉王朝中央政府统辖的,只有十五个郡了……。显然,属西汉中央政府统辖的只是当时中国的中、西部一小部分地区,而北、东、南一大片地区则是分属各诸侯王国的。从人口数量比较,据有的学者推算,汉初人口总数约有一千三百万。而西汉政府直接统治地区的人口约为:户九十七万,口四百五十万;属于诸侯王国的人口约为:户一百八十万,口八百五十万。这样,中央直接统辖的地区与诸侯王国地区的人口比为5.29:10。 ——林剑鸣《秦汉史》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此时国家既需要一批有才能的人来协助治理,也更需要有一套广泛的治国方略。于是汉武帝便招纳贤良文学之士,亲自策问治理国家的纲领性的思想,称为“贤良对策”。董仲舒便三次回答了汉武帝的策问,并在第三次对策中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董仲舒(前179~前104),汉代思想家、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