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体会
9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体会[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应治疗措施。方法:对1997年3月~2006年3月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98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治愈87 例,发生并发症11 例,其中继发性颅内血肿4 例,张力性气颅2 例,脑脊液漏2例,癫痫发作2例,死亡1例。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方法简单有效,创伤小,治愈率高。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体会
[中图分类号]R651.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a)-165-01
我院1997年3月~2006年3月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 98 例,其方法简单有效,创伤小,治愈率高,但仍有少数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98例CSDH,男性58 例,女性40例,年龄37~80岁,平均年龄61 岁,其中有明确外伤史者77例,否认有头部外伤史21 例;病史2周~5 个月,均经头部CT扫描或MRI 确诊;血肿量50~150 ml,其中双侧血肿18 例。
1.2临床症状
不同程度头痛、头昏者81例,恶心、呕吐者4 例,肢体偏瘫6例,意识障碍者3 例,不同程度精神及智能障碍者9 例,记忆力下降者5 例,大小便失禁6 例,有脑膜刺激征5 例,一侧病理征阳性者3 例。
1.3 影像学检查
全组病例,术前均行头颅CT 检查,血肿显示为颅板下新月形不同密度影,其中,低密度33例,等密度11例,混杂密度54 例,等密度者均行头颅CT 增强扫描确诊;血肿位于额颞部45例,额颞顶部21例,额颞顶枕部14例,双侧额颞部3例,双侧额颞顶部15例;血肿量为50~150 ml , 平均119 ml;其中中线结构移位16 例,脑中线结构移位0.6~2.0 cm。
1.4治疗方法
全麻3例(估计术中配合差的病人),余均在局麻下手术。根据CT 结果钻孔定位,部位多位于顶结节处,切开头皮2~3 cm,乳突撑开器撑开头皮及骨膜后颅骨钻孔,见到青紫色的硬脑膜,电凝硬膜后尖刀“十”字切开硬脑膜,即可见暗红或酱油色液体涌出,有时混有小的凝血块。立即沿硬脑膜下插入有2~3个侧孔的硅胶引流管,反复注入生理盐水冲洗,直至冲出液清亮。缝合头皮,固定引流管并外接闭式引流袋。双侧钻孔者先作血肿较多侧,再翻转头位,作血肿较少侧。术后一般持续引流2~3 d,症状消失,CT 复查血肿腔内仅少量积气、积液,中线结构恢复后拔管。
2结果
全组病例均施行了一侧或双侧钻孔引流术。治愈87 例,治愈率达88. 7%,发生较严重并发症11例,其中继发性颅内血肿4例,张力性气颅2例,脑脊液漏2例,癫痫发作2例,死亡1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和肾功能衰竭。
3讨论
CSDH是指颅脑外伤超过3 周的颅内血肿,血肿位于潜在的硬膜下间隙,其形成机制多由于轻微外伤作用,使脑在颅腔内移动,引起桥静脉撕裂而导致出血,出血后不但不能自行停止,反而形成血肿,并被血肿膜包绕[1]。此病好发于老年人,本组年龄37~80岁,平均年龄61岁,原因是老年人存在脑组织生理性萎缩,硬膜下腔增宽,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增加,头部轻度受伤即可使处于牵张状态的桥静脉撕裂出血,形成血肿;近年来,钻孔冲洗引流术被认为是治疗CSDH 简单、安全、疗效可靠的方法,本组98例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治愈87例,治愈率达88. 7%,但仍有1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根据该组病例的手术治疗有以下几点体会:首先,应准确定位,钻孔位置定在血肿最厚层的后端,颅骨钻孔时勿用力过猛,手术切口要尽量避开硬脑膜血管行径,硬脑膜上有出血时需妥善止血。冲洗引流管应采用质地柔软,韧性较好的8号硅胶管,该管粗细适中,不易插入脑组织。其次,手术时减压不宜过快,术中、术后均应缓慢减压,以免颅内压骤降,形成继发性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2,3]。因此,我们多在切开硬膜后,立即用脑棉挡住,减缓流速,插入引流管后接袋并夹闭,回病房后方开启引流。再次,张力性气颅也是重要并发症之一,本组有2 例,切开硬膜后立即放入引流管,硬膜切口大小以放入引流管为宜,这样可减少空气进入颅内,血肿冲洗干净后于腔内注满生理盐水,也可防止术后颅内积气;术后冲洗引流管应注意夹闭,防止空气倒流进入血肿腔,减少张力性气颅的发生。脑脊液漏表现为术后引流出脑脊液,发生原因可能为置引流管时损伤或冲洗时水压冲破蛛网膜,使蛛网膜下腔与血肿腔相通,如术后发生引流量每天>200 ml应考虑脑脊液漏[1]。此时可将引流袋床头抬高10~15 cm,以免脑脊液流失过多造成低颅压,只要颜色逐日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