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意大利汉学的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 意大利汉学的发展

第五讲 意大利汉学的发展 第一节 意大利早期的游记汉学 第二节 意大利早期的传教士汉学 第三节 意大利专业汉学的兴起与发展 本讲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了解意大利汉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早期的游记汉学→早期的传教士汉学→ 18-19世纪意大利汉学的衰落与停滞→“二战”后意大利汉学的“重建”与专业汉学的兴起。) 重点掌握意大利早期传教士汉学时代的有关情况,主要是代表性的传教士及其汉学研究,比如罗明坚、利玛窦、卫匡国等人,尤其是利玛窦的贡献;掌握1945年后意大利重要的当代专业汉学家及其著作,如德礼贤、白佐良、兰乔蒂等人。 第一节 意大利早期的游记汉学 “蒙古和平”(Pax Mongolia)。1280年左右,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成为从黑海到太平洋唯一的宗主国,创造了一个短暂的和平局面。欧亚大陆的和平为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商旅们开辟了一条安全自由的通道,大批欧洲商人和旅行家来到中国贸易和探险,同时也为西方带回了有关中国的真实信息。对于中西方文化交流史而言,这一时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马可·波罗游记》。 第二节 意大利早期的传教士汉学 早期意大利耶稣会会士具备了成为真正汉学家的条件:学识丰富渊博;又通晓汉语;还有完备的组织;并坚持和平、调和、”适应”的传教策略。 他们改变了中国人对西方传教士“番僧”的印象,有的还赢得了“西儒”的美誉。他们展示了欧洲的文化、欧洲人的形象和良好教养;同时也翻译了中国典籍,向欧洲人介绍中国的方方面面,中西文化才真正发生关系。 在欧洲来华传教的会士中,意大利耶稣会会士为汉学的创立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他们开启了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时期——传教士汉学时期。如罗明坚、利玛窦、卫匡国等人。 一、罗明坚与传教士汉学的兴起 1574年,31岁的罗明坚到达澳门,开始了他在中国的传教事业及汉学生涯。 学习中文。幼儿般的“看图识字法”;2年4个月,认识15000多个汉字;3年后可以用中文写作。 传教。在澳门建立了第一座传道所——“经言学校”;用中文向澳门的中国人传教。从基督教传播史上看,这是明代中国的第一个传教机构;从汉学发展史上看,这是晚明时期中国第一所外国人创办的中文学校。 进入内地传教。1581年—1583年,先后6次进入广州;1583年9月10日,进入广东肇庆;此后又到过浙江、广西等地传教。 编写《葡汉字典》,以帮助来华传教士学习汉语;用中文写出第一部天主教教义《祖传天主十诫》,使天主教中国化,帮助中国基督教徒学习西方文化。 第一次将中国典籍译成西文,传向西方。将《大学》翻译成拉丁文在罗马发表,是西方汉学发展史上的大事,也是罗明坚对汉学研究最重要的贡献。 二、利玛窦及其汉学著作《天主教传入中国史》 1、利玛窦:西方汉学之父。 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进入中国是欧洲汉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重要事件,标志着西方汉学的最终形成。所以说,利玛窦是西方汉学的创始人,对汉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近代中意、中西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明季(万历年间)沟通中西文化之第一人” ——方豪《中西交通史》 (浙江余杭人,历史学家,台湾中研院院士;曾任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教授,解放后去台,任台大教授,撰有《中西交通史》、《宋史》等。) (1)利玛窦的传教经历与经验: 利玛窦具有较高的天文学、数学等科技方面的知识与造诣;是伽利略和哥白尼的朋友。 1577年9月,25岁的利玛窦抵达远东的印度果阿传教;28岁就当上了神父。 1582年,他抵达澳门,随后开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国情,研究中国典籍;1年后(1583年),他经过广州进入中国内地肇庆,并开设了第一家传教寓所。 利玛窦的传教方式、策略,也是适应策略,自上而下的方法。比如说他结交达官显贵、士大夫等上流人士,如徐光启、李贽、“公安三袁”、汤显祖、焦竑等,通过他们的影响来传播天主教义;赠送西方的独特“珍宝”给皇帝与上流人士,如日规、三棱镜、自鸣钟、圣像等。 利玛窦让所有在华传教士脱去教士的袈裟,蓄发留须,换上了“儒服”,以学者身份与中国上流人士交游;学习儒家文化和中国典籍。所以,人称“利子”“利公”。 李贽《续焚书》里描述利玛窦的治学:“凡我国书籍无不读,请先辈与订音释,请明于《四书》理性者解其大义,又请明于《六经》疏义者同期解说。” 用中文著书,如《天主实义》、《西方记法》、《交友论》等,意识到中国人注重文化,尊重书籍,“敬惜字纸”,所以,依靠书籍来传播天主教文化远比口头布道的方式有效。同时,与徐光启共同翻译《几何原本》(前六卷),徐光启最终成为一个传教士,现在上海徐汇区天主教堂附近有徐光启塑像、公园、墓地),徐光启也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 (2)利玛窦最重要的汉学著作《天主教传入中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