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研发-现代及传统碰撞.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研发-现代及传统碰撞

中药研发:现代及传统碰撞“编者按:这是一场发生在“××中药站”论坛上的无声讨论,该帖子的主题为《中药研发的出路》。激烈的讨论化为文字,闪现在屏幕上,有激情,有理性,有无奈,也有期盼……我们借这个小小论坛,看看在中药的研发路上,中药发展对民众、社会、专业人士有哪些影响,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将传统医药传承下去。 参与讨论的“战友”: A:从事药物市场研究 B:医药网站负责人 C:从事植物药种植 D:中药师 E:中医药学院学生 F:药企研发人员 评论一: 民生篇 现代中药,还是传统汤药 A: 各位战友,在我看来,目前的中药制剂市场仍难以打开,撇开国外对我们的产品严加控制不说,只说国内,药品的安全性问题接连不断。比如2005年的莲必治注射液和2006年的鱼腥草注射液事件,使得人们对中药制剂越来越没有好感了。为什么祖宗沿用了这么久的方子都没事,到了现代,有了先进的技术后,它却反倒害人了呢? B: 可不是,我们一想到中药,就是一个瓦罐,用三碗水把药材熬成浓浓的一碗汤药。熬药时,离老远都能闻到那股味道。这种方法对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而言,的确不方便,中药的使用者正在慢慢流失。 现在的人不是嫌中药苦,就是觉得中医难懂,诸如感冒这些小病,人们为了求快,宁愿吃抗生素或消炎药,偏偏看不见历史悠久且疗效确切的中药;要不就是吃了药不忌口,病没好就赖中药无效。前人耗尽心力总结出来的经典方剂,到现在都没人感兴趣了…… C: 中国是中药的发源地,很多道地药材都出自这里,按理说,我们的中药应该发展得最好。但是,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中药所占的销售份额还不足5%,而日本和韩国所谓的“汉方”产品,却占了将近90%。更无奈的是,在这5%的份额中,大多都是中药材原料,被国外买去制成“洋中药”,再返销回我国。 B: 对中药的认识,感觉中国南北有差异,即南方和北方人对中药所持的态度不同。在南方,主要是岭南地区,中药可谓深入人心,不仅拿来治病,还用来煲汤。在北方就不同了,人们连凉茶都不喝,更别说吃中药治病了。 ………… 版主总结: 虽然我国应用中药的历史悠久,但现代条件下的中药研发及其市场的推广却起步不久,人们对中药的认识,大多还留在苦苦的汤药上。 向大众推广和普及中医药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知和接受中药。但是,老百姓对深奥绕口的医古文,只能无奈地摆摆手。所以,我们必须将实用的知识加以总结推广,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样的通俗化表述,就让老百姓容易记,喜欢记。 不只是实用的医学小知识,中药也在尝试以新面貌走进人们的生活,比如中成药,就避免了传统汤剂的烦琐程序。其实,中成药古已有之,如丸、散、膏、丹等便是。现代中成药主要是由原料药提取加工而成的,如片剂、胶囊、冲剂、口服液、滴丸、注射液等。这样的“中药”无须熬煮,使用和存贮都更方便,但其配方既定,无法随症加减,也限制了它适用的病症范围。另外,中成药少了煎煮时各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响应,且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控制不好,这些可能是目前部分中成药疗效不明显,甚至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这使老百姓犯难了,中成药确实方便,但是它在疗效上又有些不尽如人意,人们对中成药的态度开始摇摆。 近些年,市面上出现了以单味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等过程而制成的“中药配方颗粒”。辨证及其相应的组方配伍是中医药的基础,单味中药配方颗粒以小剂量独立包装,可根据个人辨证情况进行配伍,用开水一冲即成,既保证了中药灵活组方的特色,又兼顾了中成药使用方便的优点。 但是,有人担心这么做是否失去了传统汤药的某些特殊反应。其实,中药配方颗粒只比中药饮片汤剂多了浓缩、干燥、制粒等工序,去除鞣质、淀粉、黏液质、色素、蛋白质等这些作用不大的物质,后续的工序对药品性状、成分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另外,对于传统煎煮时药材成分间的相互响应,也可在配方颗粒进行配伍后,通过浸泡来实现。不过,浸泡的温度、时间等因素,尚有待确定。让人欣慰的是,通过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的药效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剂量下,两者药效没有显著性差异,有些配方颗粒的药效甚至比传统饮片还好。只要中药配方颗粒能经受住长期的临床使用考验,必定让更多的人接受它。 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虽然药店是购买中成药的主要途径,但由于辨证要求应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即便在药店购买,也应向驻店医师或中药师咨询。 要安全,还是要有效 A: “洋中药”在我国挺吃得开,如日本的“救心丹”、德国的“金纳多”等,人们都觉得进口的、大品牌的可信,用起来放心。国产的中药制剂就相形见绌了,不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连安全性都遭到质疑。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