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188例临床观察.docVIP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188例临床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188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188例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各证型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方法:将18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辨证分为 5个证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将各证型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别进行比较。 结果: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以肝气犯胃及脾胃湿热型最显著;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以肝气犯胃和脾胃湿热型最高;临床以肝气犯胃、脾胃湿热、和脾胃虚寒型最多见。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尤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疗效最佳。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中西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5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b)-116-02 消化性溃疡(PU)是呈全球性分布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医对PU的治疗以杀菌、抑酸、护膜为主,虽疗效较好,但服药后胃肠道反应及副作用较大,且复发率高。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更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03年5月~2007年6月湖南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中医门诊。选择符合下列标准的病例共188例,其中,男性103例,女性85例,年龄20~78岁,平均43岁;病程1~30年,平均7年;其中,胃溃疡52例,十二指肠溃疡136例。 1.2入选标准 包括以下内容:①具有慢性、节律性、周期性脘腹疼痛,多伴有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②胃镜直视下证实有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灶,溃疡期为A1、A2、或H1;③幽门螺杆菌(Hp)感染阳性,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Hp专题学术研讨会上拟定的诊断标准 [1];④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1.3 治疗及观察方法 1.3.1 中医辨证治疗主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舌象、脉象综合辨证分型,大致分为以下5型,进行中西结合治疗。 1.3.1.1肝气犯胃型54例。症见胃脘及两胁胀痛,嗳气泛酸,口苦,善太息,大便不畅,每因情志不遂引发,苔薄白,脉弦。治拟疏肝和胃,理气止痛。处方:柴胡12 g,白芍15 g,香附10 g,陈皮10 g,枳实12 g,蒲公英15 g,黄芩15 g,白及15 g,甘草6 g。胃痛甚者加川楝10 g,延胡索12 g;气郁化火酸多者加黄连6 g,吴茱萸3 g,煅瓦楞子20 g。 1.3.1.2脾胃湿热型47例。症见胃脘灼热胀痛,痞满嘈杂,口干口苦,口中异味,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拟清热化湿、和胃止痛。处方:黄连6 g,厚朴10 g,陈皮10 g,栀仁10 g,枳实12 g,白及15 g,苡米12 g,茯苓12 g。热重于湿者加蒲公英15 g,黄芩15 g;湿重于热者加藿香12 g,白蔻仁6 g;溃疡糜烂出血者加蒲黄碳10 g,三七粉3 g(冲服)。 1.3.1.3瘀血停滞型20例。症见胃脘刺痛,痛有定处拒按,食后痛甚,或见吐血黑便,舌紫黯,脉弦涩。治拟活血化瘀、和胃止痛。处方:丹参15 g,赤芍15 g,檀香10 g,砂仁6 g,枳实12 g,白及12 g,蒲公英12 g,黄芩12 g,甘草5 g。兼气虚者加党参12 g,白术12 g;出血色鲜红加大黄10 g,地榆碳10 g,色暗加炮姜碳10 g,三七粉3g(冲服)。 1.3.1.4 脾胃虚寒型39例。症见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差,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治拟益气健脾、温中和胃。处方:黄芪15 g,白芍12 g,桂枝10 g,枳实12 g,白及12 g,炙甘草10 g。受寒痛剧加吴茱萸10 g,干姜10 g;泛吐清水加茯苓15 g,姜夏10 g;泛酸加乌贼骨15 g;纳差加白术12 g,怀山15 g。 1.3.1.5 胃阴亏虚型28例。症见胃痛隐隐,食欲不振,口燥咽干,大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拟养阴益胃。处方:沙参15 g,麦冬15 g,当归12 g,枳实10 g,白及10 g,蒲公英10 g,黄芩10 g。口干较甚加石斛12 g,花粉12 g;胃痛不止加白芍15 g,甘草10 g。 以上辨证治疗一般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1.3.2 西药治疗根除Hp,选一种质子泵抑制剂(PPI)或一种胶体铋剂,加以下抗菌药中2种,克拉霉素0.25 g,口服,每日3次(或阿莫西林0.5 g,口服,每日3次),替硝唑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 d。 制酸护膜:用奥美拉唑20 mg,口服,每日2次(或丽珠得乐10 mg,冲服,每日4次),分别于餐前0.5 h和晚饭后2h服用,连续服用2周后,用奥美拉唑20 mg,清晨口服,每周2次,并用法莫替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