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徐经世学术传承历程看老中医继承方法探究.doc

从徐经世学术传承历程看老中医继承方法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徐经世学术传承历程看老中医继承方法探究

从徐经世学术传承历程看老中医继承方法探究(1.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230031;2.涡阳县人民医院,安徽 涡阳 233600)?? 摘 要:纵观徐老成才之路及学术传承历程,或可为现代中医教育模式提供某些启示和参考。关键词:名老中医;继承;中医教育;徐经世? 中图分类号:R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1-0005-03?? 徐经世(1933~),号筱甫,现任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为全国第二、第三、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徐老祖居安徽省巢县西乡著名的军徐文化村,曾祖乃晚清秀才,祖父是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大家。? 1 国内中医传承概略? 建国前中医多为世医家庭的家传以及拜师、师徒的相承师承。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通过个人苦读、拼搏、厚积薄发而成才;解放后,中医作为四大国粹之一得到重视,国家先期成立5所中医学院,在国内择优招生,进行系统中医医学教育;随后各省先后组建成立中医学院,中医人才培养进入了规模化教育,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掀起了西学中热潮,让国人对中医刮目相看;1990年,国家为拯救国内老中医学术经验流失,紧急通知要求重视老中医的经验继承整理、挖掘,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遴选名老中医,并以政府名义为他们配备高徒,制定相关要求进行跟师学习,同时各省市也把传承老中医经验作为重点来抓,并作为研究课题优先立项,呈现出中医继承发展的良好势头。? 2 徐经世传承方法? 徐老传承方法可谓兼而有之,既有家传、私授的传统方法,又有现代教育的经历。如此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完备了他成为临床大家的必要条件。? 2.1家技私授传承? 《礼记#8226;典礼》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古时的医生把医疗经验作为家庭谋生的本领,将其传授给自己的子女,形成父传子、子传孙的世医。父子式的师徒关系,有着明显宗族系统的血缘传承,即所谓家传。晚清前,安徽名医辈出,尤以家传为主的新安医家引人注目。2000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遴选出中国本世纪一百名临床大家,徐老之祖父徐恕甫(1884-1964)老先生在列。徐恕甫,早年悬壶庐巢,名播江淮。他告诫后学:“仁政仁术,同为一体。余已年逾古稀,晚景无多,虽每欲集同道发掘祖国医学遗产,然学薄能鲜,心余力拙。惟望我医界青年有志诸君,本英明贤达之智慧,苦力搜求,固当从新钻研科学,亦不能厌故抛弃宝贵中医,毋浅尝而辄止,毋畏缩而不前,以发掘我国神妙之医学。”而如今,徐经世先生也已年逾古稀,他也常常告诫弟子们:“中医学习是要悟性的。实践的提高在于悟。搞好中医继承需要我们刻苦学习,用心体会,把学到的知识加以积累,在实践中不断升华。”[1]? 徐老先生幼年先在其父徐少甫的教导下,从研读《四书》、《五经》开始,旁至诸子百家之言,为其以后学习中医理论打下良好的古文字基础,稍后则在祖父徐恕甫的言传身教下,从背诵《药性赋》、《汤头歌》、《濒湖脉学》等开始,再后精读经典名著,如《内经》、《难经》、《伤寒》、《金匮》诸典籍,反复研读《医学心悟》、《临证指南医案》等指导临床医著,深刻领会祖父辨证思维和处方用药技巧。徐经世之父医业学成,惜于30余岁即英年早逝,一身技能和学识也随他而去。倘天假以年,必成大业,痛哉!? 2000年,徐老利用诊疗之余,偕徒弟数名,对祖父徐恕甫的遗存手稿进行抢救性整理,安徽省教育厅列入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此为安徽省对老中医的发掘整理研究立项开创了先河。祖父遗留的大量医案、医话和临证心得手稿,字字玑珠,难得至极,徐老便结合往昔的言传身教,参阅遗存手稿进行整理,出版了专著《中医临床家――徐恕甫》,2003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徐老尚启学历代诸多名家,如理脾宗东垣、和胃效天士、崇尚丹溪滋阴学说,提出了许多弘扬医理独具风格的观点。? 2.2 院校教育传承? 我国中医教育的历史,历来虽以师徒传授为主,但不排斥正规化的中医教育。早在南北朝即有政府开设的专门医学教育机构,目前,我国有30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和50多所中等中医药学校,为国家培养约27万中医人才[2]。院校教育为中医教育建立了正规专业的学校办学体制, 不仅实现了中医教育的大规模、 高效率办学, 培养了大量的中医专业人才, 而且促进了中医学科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既保存了中医特色,又融入了现代科学指导思想,同时加速了中医与世界的接轨。徐恕甫于1956年起任安徽省中医研究所研究员,一边临床,一边在安徽中医学院前身――安徽中医进修学校任教员,自行编撰《伤寒浅解》教材4册,为全省招收的进修学员讲授经典课程。徐经世先随祖父调动举荐到学校深造,毕业后任安徽中医学院内科教授,为学生以及附属医院实习生讲授临床课程,同样以临床为依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