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养胃健脾汤合刺四缝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
养胃健脾汤合刺四缝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养胃健脾汤合刺四缝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养胃健脾汤合刺四缝疗法治疗,对照组用多维乳酸菌治疗,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中医症候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对照组总有效率70%,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中主症食量减少、面色萎黄,次症腹胀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养胃健脾汤合刺四缝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优于多维乳酸菌。
【关键词】 养胃健脾汤;刺四缝疗法;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是指长期食欲不振时由于喂养不当、饮食失节而致脾胃运化受纳功能失调。本病各个年龄都可发生,以1~6岁多见。临特征是对所有食物均不感兴趣,病程持续2个月上。厌食是小儿时期常见病症之一。本病迁延日久,往往精神疲惫,体重减轻,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以及免疫力下降,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为其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长期厌食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以及智力发育。因此对小儿的成长造成极大的伤害。多年来,笔者采用养胃健脾汤合刺四缝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儿共12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男女之比1.5?1,最大年龄6岁,最小年龄1岁,平均年龄3.04岁,最大体重为19.4kg,最小体重8.1 kg,平均体重12.97kg,病程最长为4个月,最短为1个月,平均2.35个月,中医症候积分10.067±3.4241;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9例,男女之比1.07?1,最大年龄6岁,最小年龄1岁,平均年龄3.30岁,最大体重为18.9 kg,最小体重7.5kg,平均体重12.99kg,病程最长为5个月,最短为1个月,平均2.15个月,中医症候积分10.033±3.5318,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体重、中医症候积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
①按照《实用儿科学》系指较长时期的食欲减退消失[l],患儿食欲不振,甚至拒食,食量较同年龄正常儿童显减少,病程较长,均超过2个月。②体质量低于同龄标准健康儿童标准体质量2%~5%。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中的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①长期食量减少而无其他疾病者;②面色萎黄,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③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时定量,过食生冷、甘甜之物,吃零食及偏食等。主症:患儿食量减少,面色萎黄,次症:神疲、腹胀、多饮、烦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缓,指纹淡红。症状,体征分无,轻,中,重四级,其中主症分别计0,2,4,6分,次症分别计0,1,2,3分,具体量化标准见附表[2]。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60例,用养胃健脾汤,药物组成:生谷芽15g、生麦芽15g、荷叶6g、玉竹6g、石斛5g、神曲6g、山楂6g、茯苓6g、砂仁3g、甘草3g等组成。中药服用方法:先用大火煎煮20分钟后再改用小火熬15分钟。每日一剂,水煎服,分两次口服。刺四缝方法:用75%酒精常规消毒局部皮肤,用一次性灭菌注射针头刺双手四缝穴,约0. 2~0. 5分深,出针后挤出无色或黄色透明液体,再用消毒药棉签拭干, 1次/W,针刺2~3次即愈。1.5~3岁用4号针头, 3~6岁用5号针头, 6~8岁用5号针头,依患儿年龄用针,较为接受。对照组60例,服用多维乳酸菌。两组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疗效。
1.4统计学处理
各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两组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所有统计资料分析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
2疗效观察
2.1中医临床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而拟定。标准如下:
2.1.1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2.1.2显效(明显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2.1.3有效(部分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2.1.4无效(无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