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冲洗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性颅内血肿.docVIP

双管冲洗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性颅内血肿.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管冲洗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性颅内血肿

双管冲洗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性颅内血肿【摘 要】 目的 评估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巨大血肿的两种治疗方法,以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将同期收治的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量在60 mL以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置双管冲洗,对照组采用置双管密闭引流,比较两组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 两组血肿残留量、拔除引流管时间及随访生存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双管冲洗法可更快而有效地清除血肿、减轻占位效应,效果优于双管密闭引流法。 【关键词】 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入选病人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年龄≥60岁,血肿量≥60 mL(根据多田公式计算),发病至入院时间4~12 h。入院后已昏迷或血肿破入脑室者除外。全部病例依入院时间顺序按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置双管冲洗法,对照组采用置双管密闭引流法,全部病人因出血量较大均累及基底节区、丘脑及脑叶。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4 h内手术,于急诊室备头皮,CT扫描确定靶点和穿刺部位后送往手术室。取平卧位,穿刺点局麻,经颞部钻孔,用弓形架导向水平方向穿刺。先将内径为4 mm的9侧孔引流管(顶端封闭)置于血肿基底部(第二个层面)中心,测定颅内压;再将内径为2.5 mm的9侧孔引流管(顶端封闭)同法置于血肿最大层面中心,引流出液性部分,注入尿激酶8万U,夹闭引流管复查头颅CT,穿刺成功率100%。术后引流管接三通管监测颅内压。治疗组术后第1日开始每日经双管用含尿激酶8万U的生理盐水20 mL加压冲洗、打碎并抽出血肿碎块,6 h后开放引流, 2次/d。经动态CT观察,血肿残留10 mL以下或术后7 d拔除引流管。 2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血肿残留量、拔除引流管时间、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及术后1年随访结果等资料比较。治疗组全部在术后7 d内拔管;对照组4例术后7 d拔管,血肿残留量分别为15 mL、12.5 mL、23 mL、26 mL,平均21.38 mL。治疗组2例于术后5、8个月死于肺炎,1例于术后3个月死于褥疮感染;对照组3例于术后4、6、9个月死于肺炎,2例于术后2、5个月死于再出血,2例于术后6、11个月死于全身衰竭。 3讨论 CT引导立体定向穿刺抽吸加尿激酶溶解脑内血肿的方法已被广泛采用。老年人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萎缩,颅内代偿空间较大,血肿量相等时其颅内压升高幅度和意识障碍常较中年人轻,清除少量血肿可显著降低颅内压,故幕上出血≥20 mL,小脑出血≥10 mL,除了就诊时已深昏迷或重要脏器极度衰竭者均可施行微创手术。 试验研究表明,1 cm3大小血块在1 mL含400 U尿激酶溶液中,6 h开始溶解,12 h溶解达最佳状态[2]。出血后数小时液态的出血仅占1/5,其余均已形成胶冻状凝块[3],设置一个靶点引流血肿后血肿并不立即缩小[4,5],且大多数为不规则形血肿,其形态和大小与试验模型相去甚远,尿激酶不能与血肿充分接触,从而限制了溶解速度,较大血肿术后拔除引流管时,常有少量血肿残留在脑内。我们在设置两个靶点穿刺基础上,用含有尿激酶的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冲洗时采用短促加压注射―抽吸方式,先慢后快,以病人不出现头痛为度,反复冲洗30 min;通过引流管侧孔喷出的毛刷状水柱将贴附在引流管四周的血块打碎,1~2 mm大小的血肿碎块和坏死脑组织可直接抽出或引出,并使血肿呈较小碎块浸泡在含尿激酶的溶液内,有效增加了尿激酶与血肿接触面积,利于血肿的软化和溶解,达到了尽早清除血肿和坏死脑组织、降低颅内压目的,避免了细胞崩解产物的毒性作用,因此远期预后较好。 两组病人术中引流不凝血15~30 mL,平均(22.3±3.1) mL,约占血肿量的20%~27.4%;而术后即刻复查CT血肿残留率为95.1%,血肿量减少5~13 mL,平均(8.3±2.15)mL,远远低于实际引流不凝血量,考虑可能是部分不凝血与血肿周围脑组织CT值比较接近,在CT片上被误认为血肿周围正常或水肿的脑组织。因此,我们认为临床医师在根据多田公式计算脑内血肿量时,应认识到计算结果仅为血肿的高密度部分,评估病情时意识状态分级和CT中线结构移位值更为客观。 治疗组1例术后第4日冲洗后1 h头痛,立即开放引流管,共引出淡红色血性液体15 mL,复查CT血肿无扩大,考虑为4.0 mm引流管周围无血肿,冲洗压力过大损伤脑组织所致。次日仅经2.5 mm引流管冲洗,未出现上述情况。两组术后颅内压无显著差异,可能与老年人颅内代偿空间较大,清除少量血肿颅内压已显著降低有关。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 诊断要点.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