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词两首用.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词两首用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进而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   2、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词的方法。 确立重点: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确定难点: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上片 下片 写景 抒情 (写景 咏史 抒情) 突破重点——借景抒情 面对大江奇景,词人触景生情,发出深沉的感慨: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周瑜,字公瑾 苏轼在词的下片着力刻画周瑜。下面,我们一起来解读周瑜这个“豪杰”形象。 苏轼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说明年轻有为。 以美人衬托英雄。 羽扇纶巾, 谈 笑 间 ,强虏灰飞烟灭。 对比解读——突破难点 苏轼用精炼的几句话,便血肉丰满地刻画出周瑜儒雅风流、文武双全的“豪杰”形象。 这时的苏轼,依然踌躇满志,渴望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而他面对的却是不幸的遭遇。 周瑜 34岁 苏轼 47岁 美女相伴 婚姻 屡遭不幸英俊儒雅 外表 早生华发 东吴都督 职位 团练副使功成名就 际遇 屡遭贬谪 苏轼满怀悲愤吟啸道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解词释句 这两句明写诗人道中遇雨时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镇定态度,暗示他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的心态。“莫听”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见俏皮的挑战色彩。 解词释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这两句似乎是说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雨中走得很轻松,胜过骑马,风雨有什么可怕的呢?实际上是以“竹杖芒鞋”喻指闲散江湖,以“马”喻指奔波官场,通过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远离宦海险恶反觉一身轻松。穿着草鞋走泥泞之路是不可能轻松的,故而它的实质用意只能是“无官一身轻”。 解词释句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句不是写眼前景,而是想心中事,因为“雨具先去”,当时并无蓑衣,而“烟雨”则是江湖上烟波浩渺、斜风细雨的景象,故而这一句是表达了苏拭想退隐江湖、自在地度过一生的心愿。“任”字含放任自由之意。 解词释句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三句写雨过天晴、寒风吹拂、斜阳晚照的眼前景象,但也隐隐地透露出作者在这几年的劫后余生中,余悸尚未完全消尽、政治风雨令人更加清醒、晚境或尚有望等既达观而又复杂的心情。 解词释句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表面上似乎是说,回到住处,再看路经之地,既不是风雨交加,也不是朗朗晴空;实际上,“萧瑟处”隐喻宦途风雨,“归去”是用陶渊明的“归隐”之意,而“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说,有了归隐之心也就无所谓什么宦海的风雨或晴天了。显然,这里的主要心态是旷达,主要意向是隐逸。 内容述评 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被贬滴黄州时的基本心境:一是泰然自若、旷达处之;二是意存归隐、宽慰自解。 “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就是身处危难之中仍泰然自若的鲜明写照。 1、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体会苏轼在诗歌中寄寓 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3、掌握、运用诗词鉴赏的几 种基本方法。 学习目标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东坡志林》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 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而这首 定风波的小序则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 故作此。”显然,这首词是借“道中通雨”一事, 来抒写作者当时“余独不觉”的心境的。这“余独 不觉”不就是“泰然处之”吗? 听课文朗读,初步领 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情景欣赏 读准字音把握字词 ⑴芒鞋:草鞋。 ⑵吟啸:吟唱长啸,表现泰 然自若的情态 ⑶料峭:形容微寒。 同行xíng 吟啸xiào 芒máng鞋 料峭qiào 一蓑suō烟雨 萧瑟sè 词前小序云: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 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时间: 1082年3月7日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