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承天寺夜游 王子亮
月色入 , 起行 无与为乐者, 至承天寺 步于 。 庭下如积水 ,水中藻、荇 , 竹柏影也。 少 如吾两人者 。 * 品经典美文 赏明月清辉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河南农大附中 王子亮 学习目标 1. 诵读课文,掌握重点词句; 2. 品味语言,领悟作者闲情。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声音亮,吐字清; 像说话,有真情; 重停顿,悟意境。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根据课文填空,解释所填词语。 户 欣然 念 遂 相与 中庭 空明 交横 盖 但 闲人 耳 阅读课文,疏通词意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所谓诗谤“新法”而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有职无权无薪俸,于是他在城东垦荒耕地,有时游乐山水,咏唱自然,感怀英雄,排遣郁闷心情。 作者及写作背景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为何欣然起行? 3、作者为何找张怀民夜游? 品读课文,体会意蕴 请找出文中具体描写月色的句子并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 体会下列句子抒发的情感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赏月的欣喜、被贬的落寞、漫步的悠闲、与友人共乐的惬意、自我排遣的达观……) 叙事:邀友赏月步中庭 写景:月色如水显空明 抒情:赏月的欣喜惬意 被贬的孤独落寞 自我排遣的豁达 东?坡 ??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林语堂《苏东坡传 · 序》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