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特点及鉴赏原则.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特点及鉴赏原则

高考综合复习二十四                诗歌特点及鉴赏原则                 编稿:于坤    责编:程彦芳 一、要点梳理(一)诗歌特点(二)诗歌鉴赏原则二、考点解析(2011 课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诗,回答问题题。(2011 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三、能力自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关①                       徐 兰                任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古风 (其三十九)                      李 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9、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回答问题。                  [越调]平湖乐 尧庙秋社                      王 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①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①霹雳,琴名。   (1)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   (2)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B.“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   C.“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   D.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3)“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 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与解析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