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表达技巧之虚实结合
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 —虚实结合 高考链接 (201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⑶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 【答案】 第一首诗的结句,友人的家门前寒风阵阵,正对家门的山满覆白雪,从触觉、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友人住处清冷的环境,一是揭示前句友人诗风的成因,二是象征友人清廉高洁的品性;第二首诗的结句,傍晚回来,山雨打湿了所有的衣衫,想像(或虚写)友人整天与山为伍、与自然相融的隐逸情趣,(或者从作者角度作答亦可)表达作者对友人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情。 诗中的实是指客观世界存在的实像、实景、实事。 诗中的虚是指看不见摸不着,是虚像,是诗人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人的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2.设想的未来之境 3.已逝之景之境 4.由此及彼,从对方的角度写 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 鉴于诗词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 1.虚景和实景,有时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 2.虚景和实景,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突出中心。 例题分析,把握方法 (2011年安徽卷) 琅琊溪①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参考答案】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景,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第一步: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第二步:阐内容(结合诗句阐释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第三部:析效果(用虚实结合的手法A.渲染烘托某种氛围,表达作者某种情感 B.前后形成对比,突出主旨,表达作者某种情感) 课堂实练 参考答案: (2)①以静衬动(1分),“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1分)。②寓情于景(1分),“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吹骨、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表达诗人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1分)。③虚实结合(1分),“黄牛峡静滩声转”句属虚写,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属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1分)。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1分),“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形象描绘韩十四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形;“白马江寒树影稀”则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当时的离别之景(1分)。评分建议: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2010年江苏卷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 ?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分析:这首送别诗在艺术构思上颇有特色, 它虚实结合,扩大了诗歌的意境,深化了诗的主题。 【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2013年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8分)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l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