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讲义9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周颖悦 年 级:高三 在读学校:上海舞蹈学校 辅导科目:语文 学科教师:王瑞 班 主 任: 黄祯祯 总课时: 授课次数:第30 次 课 题 诗歌欣赏的角度和步骤 授课日期及时段 2012-05- 10:10—12:10 教学目的 欣赏的目的就是说出美在哪里 写作功夫在诗外、在深度 教学内容 一、诗歌欣赏的一般牧师和步骤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的两个原则: 对作者而言: 1:所有的艺术都是作者的有意识而为之(都是作者苦心经营的结晶)。 2:诗歌是抒情的艺术。(委婉地、含蓄地而非直白地) (1)就鉴赏者而言: 1:文难题易。 2:要善于“以诗解诗”(诗歌的散文化)。 总的来说:诗歌是纯粹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生命活在作者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里。而语言和表达技巧是塑造艺术 形象必需的工具和手段,舍此二者,就不会有艺术形象。 诗人创造诗歌,塑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绝非为了艺术而艺术,而是要通过艺术形象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认识态度。 诗歌讲求含蓄,追求简洁凝练,讲究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诗句越是简洁凝练,“余意”就越丰富,供人想象的空间就越大。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就极尽凝练之妙,使读者在欣赏到字面上的“江流”“山峦”“雾霭”外,更能在自己的想象中补充各自的经验联想。 “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聊聊十字却蕴含了丰富的信息。 譬如描写一个人的美丽:一般的描写:她长得像天仙一样。诗意的描写:①山丹丹开花红皎皎,香香人才长得好。一对大眼水汪汪,就像是哪露珠儿在草叶上淌。 诗意的描写:①山丹丹开花红皎皎,香香人才长得好。一对大眼水汪汪,就像是哪露珠儿在草叶上淌。 ②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环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曹植《洛神赋》 描写一个人对她人的思念: 一般的描写:我想你都快疯了。 … … 诗意的描写 :①我愿抛弃了财产 ,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那粉红的笑脸 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我愿做一只小羊 ,跟在她身旁,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 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再譬如表达对一个人感情的忠贞: 一般的描写:我要和你 白头偕老,海枯石烂… 诗意的表达: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㈠形象、意象、意境、情思 (1)形象 诗歌的形象,既可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包括英雄、名流、亲属、友人等)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 ) 也可指自然形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物或景(包括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 还可以是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 ) (2)意象 就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 一些艺术形象经过多人的反复使用后,已逐渐形成一种普遍认同的文学意象、文化符号。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苏轼) (3)意境 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情景交融)。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 (缺月挂疏桐,断漏人出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 诗中的意象“缺月”“疏桐”“漏断”“孤鸿”“枝寒”(外在的)与“独”“缥缈”“恨”“寂寞”“冷”(内在的)等感情色彩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