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咏物抒怀诗精华版.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之咏物抒怀诗精华版

画 菊 郑思肖(南宋)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元兵南下,郑思肖 上疏直谏,痛陈抗敌 之策,被拒不纳。 画 菊 郑思肖(南宋)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元兵南下,郑思肖 上疏直谏,痛陈抗敌 之策,被拒不纳。 不第后赋菊???黄巢(唐)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黄巢长于骑射,爱扶 危救急; 爱读书,参加进 士考试,不中。 讨论: 如何鉴赏咏物诗? 三步到位: 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 第2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 第3步:分析表现手法 1、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 2、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紧扣文本。 3、找“物”与“人”的契合点,联系写作背景,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情感。(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讽刺时世,或流露人生态度,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 4、关注表现手法。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反衬等手法。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手法。 咏物诗常见提问方式 1.这首诗刻画了什么形象?有什么具体特点(特征)?作者借它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中所写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 3、诗中形象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   垂绥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虞世南原是陈隋旧臣,入唐后以文才和德行 受到唐太宗的器重,他生性耿直孤傲,不合于世。 诗人借蝉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寓意】 示例一: 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示例二: 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 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南朝梁文学家。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 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3分)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1、看题目,明确诗中的物象是什么。 2、整体把握物象的形态特征,紧扣文本。 3、找“物”与“人”的契合点,联系写作背景,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不能架空分析情感。 4、关注表现手法。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反衬、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的手法。 5、注意答题规范:明物象—指特点—析感情 咏物(首颔)蝉: 高 难饱 哀鸣 无人理会 抒怀:(颈尾)诗人:清高 清寒 不得志 无人荫庇 课后作业1: 08广东高考诗歌比较鉴赏 《木芙蓉》、《窗前木芙蓉》 课后作业2: 孤 雁   (唐)崔涂①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缴②,孤飞自可疑。  [注]①诗人本江南人,一生常在巴蜀湘鄂秦陇一代作客。②缴:短箭。缴:系箭的丝绳。    (1)简析颔联所要表现的情境。  答:     (2)全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尾联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答:  (1)简析颔联所要表现的情境。   答:颔联既写出当时的自然环境,也刻画出孤雁的神情状态。暮雨苍茫,一只孤雁在空中嘹嘹呖呖,呼寻伙伴。那声音是够凄厉的了。它经不住风雨的侵凌,再要前进,已感无力,面前恰有一个芦叶萧萧的池塘,想下来栖息,却又影单心怯,几度盘旋。那种欲下未下的举动,迟疑畏惧的心理,也是作者自己孤凄的情感的象征。 (2)全诗的主要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