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词中用典(赛课)
* 鉴赏诗词中的用典 学习目标: 1、了解诗词中用典的相关知识; 2、掌握一些常见的典故及寓意。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 用典既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又是诗歌的一种间接抒情手法。 弄清用典,就是为欣赏古代诗词扫除“路障”。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欧阳修《减字花木兰》: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唐代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自学检测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2)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季鹰:晋朝吴地人张翰,子季鹰。《世说新语》记载:他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 ?求田问舍:购买田地和房舍。据《三国志·陈登传》记载: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 ?树犹如此:语出《世说新语》。晋朝的桓温北伐,途中见到自己早年栽种的柳树已粗过十围,便叹息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问鬼神:《史记·屈贾列传》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佑),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合作探究 第2、4题中所用典故的本意,作者借用这些典故在诗中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4、李商隐在《贾生》中独具只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议论,讽刺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这是对汉文帝接见贾谊故事的反用。通过反用,实则批判统治者不可能真正地重视人才,慨叹自己空怀政治理想和抱负,满腹治国之经纶却怀才不遇。 2、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长风破浪”会有时,坚信终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一、用典的分类 事典 言典 即引用历史故事,把典故浓缩化为诗句。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即化用前人言辞或诗句,分两种:一是直接引用前人现成诗句,二是在原句基础上改动一字或数字,或是只借用其中的某些词语。 课堂小结 二、用典的方法 明用:直接点出人或事来。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的张翰、许汜的典故均属明用。 暗用:假定读者通晓古籍,用不着指明出处、指明是谁的事迹。如李白《行路难(其一)》中暗用吕尚、伊尹典故。 正用:“直用其事”,典故的意思和作者本人的意思是一致的。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化用桓温的话。 反用:“反其义而用之”,典故的意思同作者本人的意思正好相反。如李商隐《贾生》中“问鬼神”事。 三、答题的步骤 1、点明典故; 2、重点回答该典故在诗中的意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别杜审言①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②,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注]① 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② 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③《晋书·张华传》:“斗牛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