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词四首(课件2014)
中国四大名楼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通过写景、怀古所表达的特定的思想感情。 2、能运用比较、想像、联想、品味关键词语等方法鉴赏诗歌。 重点 把握诗人登临怀古抒发的独特情怀,理解诗人李白。 难点 难点:能从意象、典故入手把握怀古与伤今的内在关系,学会鉴赏。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课文解析 课文赏析 作业 李白简介 作品简介 选自《李白诗选》,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太平寰宇记》卷九十江南东道江宁县:凤凰山,在县北一里,周回连三井冈,迤逦至死马涧。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此山,状如孔雀,文彩五色,音声谐和,众鸟群集。仍置凤凰台里,起台于山,号为凤凰山。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一:金陵凤凰台,在城之东南,四顾江山,下窥井邑,古题咏唯谪仙为绝唱(又见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一)。 创作背景 以金陵为怀古对象的诗歌中,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较早的一首。该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李白很少写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课后作业 1、背默《登金陵凤凰台》 2、试着从写作手法和内容(景物特征、情感)方面,赏析《黄鹤楼》与《登金陵凤凰台的》异同。 词 1、词产生于隋唐,鼎盛于宋 2、别名:又名“长短句”、“诗余”等 3、特点:“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 4、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如“沁园春”、“八声甘州”、“水龙吟”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结构:有的词可分为上下两段,叫做“片”或者“阕”。 6、字数分类:词依据字数多少来划分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字数≦58,中调59~90字,长调≧91字。 7、风格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主要特色 婉约派:题材较狭窄,一般不出伤离送别、儿女恋情之类;多用含蓄委婉、蕴藉比兴的表现手法,曲折地表达细腻的思想感情,格律形式也较严密。 ————凄婉艳丽、缠绵悱恻、女性美、阴柔美 豪放派:取材广泛,除儿女之情、离别之思外,多抒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表现方法以铺叙、直陈为主;风格豪放恢宏,缓迈沉郁,往往不为格律束缚。 ————豪迈奔放、刚健美 最早的歌坛偶像 柳永 星途坦荡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 由于他写得一手绝妙好词,随便给哪个歌妓写上几句,她就会身价倍增。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柳永死时家无余财,是他的那帮歌妓“粉丝”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认识不认识的“粉丝”们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以至于相沿成习,称之为“吊柳七”或“吊柳会”。 柳永名词《望海潮》,中有佳句称赞杭州之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想不到被他千里之外的一个著名“粉丝”金主亮看到了,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效果,“此词传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罗大经《鹤林玉露》) 柳永《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他在词史上的贡献有三个方面: 其一,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 其二,他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发展了铺叙手法。 其三,他用俗语填入词中,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紧”比“惨”字好。因为柳永在这里是把悲慨结合在景象之中,并没正面写感情。不同李易安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全是正面写感情。柳永是把深剧的感情,融在所写的景物里。“惨”字是写感情的字词,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