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必修四粤教版 第19课《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课件(70张)
2。文章标题是“谏太宗十思疏”,第三段集中阐述了“十思”,那么是否可以去掉文章的第一、第二段落呢?为什么? 不可以 3。第二段从哪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论证?阐述了什么道理?第一段提出了什么观点? 第二段从取守天下的不同心态上进行论证,阐述乐“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道理。 第一段提出的观点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和“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人君当思 为什么思 思些什么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 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 3、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2、正反论证,务尽其旨 1、比喻排比,生动有力 词类活用 1.必固其根本 固,使动用法 2.载舟覆舟 覆,使动用法 3.则思知止而安人 安,使动用法 4.则思正身以黜恶 正,使动用法 弘,使动用法 6.何必劳神苦思 劳、苦,使动用法 7.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动用法 5.弘兹九德 8.则思正身以黜恶 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9.惧谗邪 邪,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0.当神器之重 11.居域中之大 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2.择善而从之 13.貌恭而不心服 14.则思江海下百川 15.乐盘游 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貌,名词做状语 下,名词活用做动词 乐,意动用法 通假字 振之以威怒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振通震 无通毋 古今异义 根本 (古)树根 (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纵情 (古)放纵情感,即骄傲, (今),尽情 虚心 (古)使心虚, (今),谦虚的美德 以为 (古)以之为, (今),认为 特殊句式 虽董之以严刑 振之以威怒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 判断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也。 判断句 一词多义 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安定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么,疑问副词 项王曰:”沛公安在?” 哪里,疑问代词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身养人 治 垂拱而治 治理 不效则治臣之罪 惩处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治 信 信者效其忠 愿陛下亲之信之 小信未孚,神孚福也 忌不自信 诚实 信任 信用 相信 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不求闻达于诸侯 要求 探求 祈求 追求 以 必竭诚以待下 虽董之以严刑 则思知之以安人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同”而”注释为:”来” 介词,用,拿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目的连词,以便 介词,因,因为 介词,把 概括并理解本文中的成语 垂拱而治:君王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 择善而从:择取好的来听从或跟随。 善始善终: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 居安思危:处于安逸的环境,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 载舟覆舟: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 作业 1 熟读并背诵课文。 2 结合自己的见闻,谈谈学习“十思” 的现实意义。 3 找出文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和特殊句式,并记在复习本上。 * 总结:从历史教训入手,进一步说明君王厚积德义的重要性。 问题:第二段从哪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论证?阐述了什么观点? 本段从提出历代帝王“始繁终寡”这一历史现象入手,然后分析这些帝王在“取”与“守”两个时期的不同表现,挖出它们的通病;“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从而进一步揭示出不居安思危的危害。 小结: 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对比 殷忧 得志 竭诚待下 纵情傲物 吴越为一体 骨肉为行路 苟免——不怀仁 貌恭——不心服 严刑 ——载舟 ——覆舟 简析: 1 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 2 以 引出分析论证,用两种的不同心态说明能否 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3 用古人的论述以 的关系比 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设问 竭诚待下 水与舟 君与臣 思考题: 1 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2 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盖在殷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怨不在大,可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分析第三节文字 1.诚能见可欲 诚:(如果)真的。 2.则思知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津津有味·读经典Level3《威尼斯商人》译文和答案.docx
- (正式版)G-B 5135.10-200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10部分:压力开关.docx VIP
- 2023年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指南.pptx
- GB 50788-2012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docx VIP
- (正式版)G-B 5135.6-2018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6部分:通用阀门.docx VIP
- 上海市六年级(下)数学同步讲义 第9讲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doc VIP
- (正式版)-B 5135.5-2018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5部分:雨淋报警阀.docx VIP
- 《烟草秸秆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指南》编制说明.pdf VIP
- 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表(国家隐患排查导则版)(1).xlsx VIP
- DB34_T 3448-2019装卸软管定期检验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