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课件ppt.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课件ppt

阅读4~6段,思考: 图文比较 形象感知上述概念的细微差别,进一步辨析诗歌的精微语言 合作探究 1、 掌握了上述概念的细微差别之后,请同学们相互合作、相互探究,说说下列诗句为什么要用“树”“叶”“木叶”“落木”呢? 2、 为什么说“暗示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呢?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橘颂》屈原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 《招隐士》淮南小山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无名氏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折杨柳》萧纲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拟古》陶渊明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屈原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捣衣诗》柳恽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古意》 沈佺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哀江南赋》庾信 从字体上讲“木”就是“树”二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就是“木料”,“木头”,“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是形象色彩,使人更多的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疏朗的形象之外,这排斥也就暗示着落叶。 例证分析 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有些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 * * 第9课 说“木叶” 林庚 梳理思路 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看看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 “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 “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第4~6段是课文的中心部分,请同学们利用找标志词的方法,说说这几段阐释了“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艺术特征? “木”在形象上的两个艺术特征: 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有疏朗、飘零之感。 1、木叶成了(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2、从(树叶)到木叶又到(落木) 3、说明(树、落木)与(树木、落叶)的不同 4、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因素) 5、说明(木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征) 6、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微黄和干燥的感觉带来疏朗的秋天的气息) 7、? 概念(相去无几);形象(一字千里) 引题 主体 小结 “木”——叶落的形象 “树”——树叶多 “树叶”——繁密湿润 “木叶”——微黄干躁 落木 干燥之感 落叶 饱含水分的繁密叶子 繁茂的枝叶 枝叶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黄色、干燥的质感 饱满、绵密 疏朗、飘零 满树叶子吹动, 浓阴密密层层 秋风叶落 (1)“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2)“树叶”与“木叶”的意味有何不同? “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 “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之间是不一致的。 (3)“落木”与“落叶”的意味有何不同? “落木”与“落叶”的不同: “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少了“叶”便少了清秋的绵密之意,完全是一片悲凉、凄清。 (4)“木叶”与“落木”的意味又有何区别?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歌词描述了湘君、湘夫人的悲欢离合,他们虽然欢会难期,思而不见,却彼此爱恋不忘。此处“木叶”就成了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寄寓夔州时所作,诗人历经战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在一个深秋时节独自登高远望…… 凄凉萧瑟的景象,飘零的愁苦,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