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轩《兰亭集》.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轩《兰亭集》

* 兰 亭 集 序 晋 王羲之 说说印象中的王羲之 读读字帖里的王羲之 赏帖悟性 王羲之(约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他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琅琊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他的祖父王正为尚书郎。他的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曾倡议晋室渡江,于江左称制,建立东晋王朝。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更是名闻于世,是东晋的丞相。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 王羲之为人坦率,不拘礼节,不慕荣利。性格旷达,很少为一些小事戚戚于心。也许这就是他的书法具有自由气象、潇洒清雅的原因之一吧。又因为少有美名,朝廷公卿都喜爱他的才干,屡次征召,他都坚辞不受。他不喜当官,更喜欢清静。但是当他不得已而任官时,他又决不尸位素餐。他在任职期间,曾多次发表过重要而切实的政见。 走近文本中的王羲之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所以游目骋怀 /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 虽世殊事异 / 虽取舍万殊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向之所欣 / 及其所之既倦 游目骋怀 / 人之相与 2.解释下列句子 ▲引以为流觞曲水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预习互检 赏景识趣 比较: ①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 ——丘迟《与陈伯之书》 ②“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赏景识趣 信可乐也 辰雅 景雅 人雅 事雅 乐 情感初探 岂不痛哉 人老 事迁 景陈 寿短 痛 情感初探 千古同悲 昔人 自我 后人 悲 情感初探 思考: “痛”与“悲”有不同吗? 深度探究   《晋书·王羲之传》:“羲之素好服食养生,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羲之)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王羲之的自我之“志”究竟何在? 深度探究   △关于本文的写作主旨,有下列不同说法,你赞成哪一种? A、篇中从可乐处说到可悲,着眼生死二字,有深意存焉。晋尚清谈,当时士大夫无不从风而靡,剽窃老庄唾余(喻别人一些零星言论或意见),漠然无情,外其形骸,以仁义为土梗(泥土塑的偶像),名教为桎梏,遂致风俗颓弊,国步(国运)败移。右军有心人也,虽欲力肆抵排,而狂澜难挽,不得不于胜会之时,忽然以死生之痛,感慨伤怀,而长歌当哭,以为感动。(〔清〕林云铭《古文析义》) B、玩此文中段,因乐极生悲,感生死事大,见不可不随时行乐之意,乃旷达一流。或以右军非把生死看不破,为当时清谈误国者箴。看来文中原无此意,就文论文,不必深求。(〔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 深度探究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 死生亦大矣!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