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ppt公共.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说木叶.ppt公共

2.词语理解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形容声音延长不绝) 皎皎——洁白明亮的样子。 灼灼——明亮鲜艳的样子。 寒砧——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 征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 迢远——遥远。 亭皋——水边平地。亭,平;皋,水旁地 落木: 辞洞庭兮落木, 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木叶”到“落木”,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其关键点在哪?(请从第3段中找答案) 重点研读探讨 第4、5、6段 读第四段,请思考: “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秋风叶落的季节中 精读课文第6段: 概括“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特征 根据“木”的形象特征,品味探讨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和“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味 填写下表,归纳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意蕴。 研读课文: 比较“树(叶)”“落叶”“木叶”“落木”的特征、意味的不同。 树(叶)——繁茂的枝叶 密密层层 浓阴 饱满 无飘零之意 落叶——繁密 湿润 飘零之意 木叶——落叶的因素 木质的树干 微黄 干燥 空阔 疏朗 落木——无“绵密”之意 空阔 第五段 说明“木”为什么具有这个特征 ——中国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潜在暗含的意义,把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连线起来。 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潜在暗含的意义,把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连线起来。 王安石的《梅花》,表现了梅花 “凌寒独自开”的坚贞品格。我国古代把 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 洁的象征,这首 《梅花》的意象 表现的就是我国 这种传统文化精 神。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木 叶 树 叶 疏 朗空 阔 绵 密 饱 满 相去无几 一字千里 ? 暗 示 性 全 文 总 结 发现问题(1—3) 分析问题 (4—6) 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总结全文 (7) 艺术领域: 一字之差 相隔千里 全文思 路 “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又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 二是作为例证,使得分析说理有凭有据; 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课文阐释的是诗的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认为如何? 1、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成为理论性很强的学术论文。 2、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的诗句中品读玩味,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简单,并逐层深入,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题目应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主 题 作者通过说“木叶”,告诉人们诗歌语言是富于暗示性的,提倡推敲用字用词,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